• 40阅读
  • 0回复

望女成凤,“凤”飞娘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从夏辉事件汲取的教训(二十三)

望女成凤,“凤”飞娘痛
河北地质学院 邢志文 李培菊
我们夫妇俩今年四十有余。二十八周岁那年喜得千金,当时立下雄心壮志,女不成凤,绝不收兵。我们为小女设计了一个美好前程——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出国留学,将来必须超过父母,为国做出贡献,为家光宗耀祖。故起名叫邢建奇。然而,我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心爱的小女儿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三日因初二期终考试成绩不好,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小女从小要强,爱面子,这一回赌气出走,一个不满十五周岁的女孩,身无分文,只身流落他乡,离开父母已经三百多天,真使我们心如刀绞!
回想起对孩子抚养、疼爱、教育的往事,内疚、痛悔、思念交织在一起,是我们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女无方,才致使女儿负气出走。揪心的悔恨时刻折磨着我们,但一切都晚了!
记得一九八四年下半年,小女刚上一年级时,聪明伶俐,逗人喜欢,学习成绩总保持前几名。但是,我们并没感到满足,觉得孩子有潜力可挖,能考前几名就能考班里第一名、年级第一名,于是,一个劲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每当孩子贪玩时,不是训斥就是打上几巴掌,孩子还在梦乡,就一个劲地催她早起温习功课。晚上回家,电视不让看,画报不让翻,奶奶、妈妈、爸爸一共六只眼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失去了自由,产生厌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沉默了,成绩下降了,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已是中等水平。
为此我们感到压力很大。父母是大学生,女儿将来连重点中学都考不上,怎么行?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更对女儿软硬兼施,严加监督,然而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还是中等,最后因承受不了压力,女儿离家南下,要打工自谋职业。出走前,她给要好的同学留下了肺腑之言:“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不走也得走,走也得走。”
孩子离家出走后,我们的头脑才清醒过来。在阵阵痛苦中反思对孩子的教育确有不当之处,真是后悔莫及。我们这两个不称职的父母,为了寻找出走的女儿,曾两下广州,四去郑州,沿京广线转了几圈,钱花完,苦吃尽。在那拥挤的车厢,在那盛夏伏天的广州,曾几次晕倒。顿足捶胸,欲哭无泪。
愿天下父母能从夏辉事件、从我们的女儿出走中,领悟出一点道理来,那样对于我们也算是一种宽慰了。
(附图片)
邢建奇,女,15周岁,身高1.52米,长脸,短发,面色稍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