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深圳经验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8
第5版(理论)
专栏:

  深圳经验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邢贲思
深圳从1979年建立特区,到1991年底,国民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174.46亿元,国民收入从1.6亿元增长到127.57亿元,工业总产值从0.71亿元增长到271.97亿元,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27.3亿元,出口总额从0.09亿美元增长到34.4亿美元,增长幅度为80—300倍,每年平均递增50%以上。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的话既回答了深圳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又讲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干社会主义也和干其他事业一样,一要实践,二要开拓。这种实践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实践,这种开拓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开拓。实践,开拓,再实践,再开拓,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次循环,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这些年来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深圳经验的根本之点。
自从中央批准深圳成立特区以来,深圳采取的每一个重大步骤,哪一项不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兴办特区是个试验,改革开放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深圳既是兴办特区的试验场,也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的试验场。深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外引、内联、自办相结合,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中尤其“外引”这一点是很突出的。现在,深圳利用外资约占全国1/7,“三资”企业的密度也居全国第一位。当学术理论界还在就“三资”企业是姓“社”还是姓“资”争论不休的时候,深圳置这些抽象的争论于不顾,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从初期搞“三来一补”到逐步转向以兴办“三资”企业为主,从主要搞中外合作、合资到吸引外商独资经营,从中外合资搞工业到中外合资搞第三产业、零售商业以及外资独自经营银行金融业。深圳以自己的实践向全国宣告,兴办“三资”企业是成功的,正是由于“三资”企业的发展,才带来今天深圳经济的繁荣。
深圳敢试敢闯的精神还表现在,它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搞得最早也是搞得最好的地区之一。1985年,深圳在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时,就明确地提出要发展外向型经济。198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又提出“立足深圳,加强联合,面向海外,扩大出口”的方针。当时提出了三条: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工农业产品以外销为主,外贸和外汇收支实现顺差。由于搞了外向型经济,深圳的经济已开始走向国际化。现在,深圳已从倚重港澳贸易转变为逐步增加直接国际贸易,实现和国外市场的对接。这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崭新成果。过去对开放的看法有一种片面性,似乎开放就是单纯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把开放看成是一种单向经济活动。深圳以自己的经验纠正了这种片面性认识,它告诉我们,开放除上述含义外,还包括搞外向型经济,即把大部分产品出口到境外,这是一种双向经济活动。正因为这样,深圳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搞外向型经济就离不开质量、效益。搞外向型经济,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有一个参加国际竞争的问题,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根本没有劣质产品存在的余地。同时,搞外向型经济,把国内的经济活动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接受国际市场的引导,也就自然提高了效益。总之,搞外向型经济,不仅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提供了动力,而且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试点,这也是深圳敢试敢闯的一个表现。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深圳根据自己的经验,早就开始市场经济的试验,建立起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把企业推向市场,在深圳早已成为现实。深圳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它以“三资”企业为参照系,引进“三资”企业的经营机制,逐步把国有资产管理从政府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深圳在企业实行股份制和建立股票市场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面。股份制的实行和股票市场的建立,不仅筹集了发展资金,开拓了吸引外资的新渠道,而且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价格方面,深圳实行了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体制,除少数商品和某些收费由国家定价外,97%以上的商品价格均已放开。在培育、启动市场方面,深圳这些年也做了大量工作,它迅速地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商品市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计划、投资、劳动、物资、土地等领域的改革,使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较快地成长起来。总之,市场经济的三大特点,即资源配置上的市场配置为主,经济活动中的市场调节为主,价格体制上的市场价格为主,在深圳早已得到充分体现。有人说,深圳毗邻香港,得天独厚,既可以从香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又可以把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依托,通过香港,走向世界。言下之意,深圳的经验无法学习。有人甚至认为,深圳的成功,只是因为借鉴了香港的经验。深圳的成功部分的原因确实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借鉴香港经验,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它走出了一条符合深圳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圳姓“社”不姓“资”,同时深圳姓“深”不姓“香”。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的成绩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敢试,敢闯,敢创新,敢为天下先,这就是“深圳精神”。这种精神难道对全国其他地区没有借鉴意义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