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白俄罗斯经济改革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8
第7版(国际)
专栏:

  白俄罗斯经济改革印象
本报记者 吕岩松
白俄罗斯一九九二年初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由于原苏联时期形成的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和严重支付危机的影响,与一九九一年相比,去年白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百分之十一,居民消费水平下降百分之二十七。但是一年来白俄罗斯社会稳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没有出现严重的失控现象。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已开始呈现回升趋势。
对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克比奇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这样表述了政府的态度:必须小心翼翼,一步步地走过市场这个陌生的浅滩。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白俄罗斯是伴随着全面的经济危机步入市场的,因此必须客观地面对严峻的现实,清醒地意识到不可能跨越时空而在短期内创造经济奇迹。
白俄罗斯去年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方案,都是基于这种认识。去年,政府大型国营企业实施了租赁经营,商业、服务业私有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纲要。该共和国技术性工业产品的国家定货额由一九九一年的百分之七十五减少到百分之四十九,预计今年将进一步降至百分之十九。白俄罗斯经济计划委员会综合部部长科罗尔说:政府鼓励企业步入市场,但并不是撒手不管。企业对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国家应当帮助困境中的企业寻找原料和市场。国家目前仍是大部分企业的所有者,不能完全否认国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稳定财政信贷体系是去年白俄罗斯经济工作的重点,而且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国家预算赤字仅占支出部分的百分之一点九。
由于原苏联几十年形成的劳动分工,白俄罗斯工业以加工业为主,能源、原材料完全依赖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白俄罗斯畜牧业较发达,每年所需的一千万吨饲料中有七百万吨靠外国提供。不难想象,原苏联各共和国间经济联系中断给白俄罗斯带来多大的冲击。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继续参加秋明油田的建设,积极与各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因此得以按优惠价格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基本保障了本国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一月下旬,记者在明斯克采访期间,白俄罗斯议会正讨论一项法律,规定国营企业利润上限,要求将部分高额利润纳入企业发展基金,限制企业无限度地提高工资。科罗尔部长强调,政府不反对改革,只是强调慎重、稳妥。一九九三年白俄罗斯将有一百家大型企业股份化,预计今年非国营企业产值将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五。
前不久,白俄罗斯政府正式提出了“社会化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构想,强调必须保障整个社会的福利,反对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制定一系列具有本国特色和更加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
                     (本报莫斯科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