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三资企业有利经济发展问题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集纳

  三资企业有利经济发展问题不容忽视
山东枣庄日报记者龚印明来信:枣庄市的“三资”企业发展很快,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外方资金不到位。有的合资企业批准了两三年,至今还存在着外方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有的挂着“三资”企业的牌子生产多年,至今还没有一分外方资金。
——不按照法规管理。一些地方,有关方面随意对“三资”企业进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审计查帐,随意撤换中方经理。有的地方还干涉“三资”企业的自主用工制度。
——优惠政策各不相同。一些地方为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竞相出台优惠政策。这个状况,虽然为外商“货比三家”提供了机会,但有的外商也趁机提供技术水平不高,投资规模较小,以劣质生产设备作价投资的项目。
——企业经济效益低。有相当一部分“三资”企业亏损。客观地讲,有“三资”企业前期费用大,产品刚刚生产出来,国际市场还没有开拓等原因。但也不可否认,有的外商利用进出口环节转移利润,以帐面亏损合法避税。
——进不了国际市场。有的“三资”企业产品全部由外商包销,产品出了国门,但企业却没有进入国际市场,中方人员不知客户是谁,不知产品销往何国何地,也不知价格行情与走势。外商一旦宣布中止出口责任,企业就陷入困境。
河北邯郸外汇管理局师悦军来信:河北邯郸市的“三资”企业已达76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外商投资企业引进的物资设备中,不少企业利用国家对“三资”企业的进口优惠政策,把轿车、面包车、工具车、传真机、复印机、打字机等我国完全可以供应的产品列入进口清单,而真正的生产性物资设备却寥寥无几。如邯郸康丽食品有限公司进口设备清单上全部是轿车、彩电、冰箱等消费品。当前我国外汇资金仍很紧缺,如果不加限制地大量进口高档消费品,不仅会增加外汇支出,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国内工业的发展。
上海解放日报记者蒋心和来信:近几年来,在上海的“三资”企业中,以引进设备作为外方投资的占相当比例。有些外方投资者虽以外汇现金投入,但资金到位后仍由外方到国际市场上购买设备,有些中方企业也往往请外方代购。由于“三资”企业设备引进的程序缺乏审核和监督,因而带来不少问题。
究其问题发生的原因,一是中外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绝大部分以引进设备作为外方出资形式的合资企业,其合资合同或章程中没有引进设备的总体生产能力和经济技术指标以及验收标准、方法等具体规定,也没有说明是否提供随机技术资料,更没有明确引进设备不合格外方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样,商品检验部门因缺乏详实的检验依据而无法检验,造成一切由外方人员说了算的被动局面。
二是管理有漏洞。外方以设备作价投资,中方对这类设备的价值如何评估,没有具体规定;500万美元以下项目审批权下放后,怎样加强合同的审批和管理,没有很好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