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告别土窑洞建起绿树成荫的庭院西海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告别土窑洞建起绿树成荫的庭院
西海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本报银川2月9日电国务院对全国最贫困的“三西”(甘肃河西走廊、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地区进行扶贫建设,1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的农户,已经有83%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土窑洞,有的住进了窗明几净的土房,有的住进了瓦房。
宁夏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0年前,50%以上的农户居住在狭小黑暗的崖窑和既经不起风雨又不抗震的土拱窑里。自1987年至199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出资金300万元,帮助西海固地区改造危房和土窑洞,几年来,共加固改造危房和土窑洞面积达160万平方米、8000多户。
山区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通过十年艰苦奋斗,虽然1991至1992年度当地遇到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和水灾,但固原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得到明显提高,人均有粮由1982年的100公斤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69公斤,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22元上升到238元。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除扩大再生产以外,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居住条件。泾源县是固原地区第一个告别土窑洞的县。如今隆德、海原、固原三川区一带,一排排一幢幢窗明几净砖木结构的新居取代了昔日破烂的窑洞,有些常年不见树木的地区,由于引黄灌溉,农民们建起了一座座绿树成荫的庭院。
(杨登贵黄翊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