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作家,爱惜自己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作家,爱惜自己吧
孙豹隐
先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进而是《人生》,直到三大卷百万字的巨著《平凡的世界》问世,路遥终于拄着那枝如椽之笔,摘取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然而,伴随着成功,在掌声、鲜花、荣誉的交汇中,路遥却撒手人寰,匆匆而去。对此,人们不免议论纷纷,感怀万千。
熟识路遥的人都知道,自打路遥步入文坛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的生命同文学创作拴在了一起。用路遥自己的话说,多少年来他总是“早晨从中午开始”,吃饭不外乎“一碗面条或一个馒头加一根葱”。创作《平凡的世界》,他在“煤矿一呆就是一个冬天,三四个月不出山”。那漫长的2000个日日夜夜,他以超常的顽强毅力,执著于追求人生的大境界、艺术的大境界这个崇高目标上,从无半点懈怠。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头枕一本书”,往下写,再往下写——正是这种甘愿付出整个生命高昂代价为基石,才构筑成路遥文学事业的金字塔,矗立起中国当代作家可尊敬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路遥是值得的。斯人虽去,“人生”却是永恒,“平凡的世界”仍在喧腾。
然而,从另一层意义上看,一个人一旦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他的生命就不再完全属于他个人,而是同国家、同民族休戚相关。为什么有那么多相干不相干的人在关心着路遥的创作,关心着路遥的健康,关心着路遥的家庭,关心着路遥的心绪,原因盖在于此。我们说,在今天的时代,一个作家不应该没有事业的追求和灵魂的思考,但也不应该没有自己的灵性和轻松。应当得到人民和社会的关注,也离不开个人的愉悦和家庭的温馨。我颇赞同路遥一位朋友讲的一段话,“——纵然是一项伟大而紧迫的事业,在完成她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不可太急太累,在太苦太重的繁忙中马虎了自己。因为过分超负荷的劳作,过量超常规的消耗,会折了自己,也断了千百万人的期盼……”不是吗,假如路遥还能够同我们在一起十年,那么至少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部崭新的“平凡的世界”。倘若二十年、三十年呢?
从周克芹、莫应丰再到路遥,我们的作家应当从他们那里得到启迪。而人们也有权利、有责任发出“作家,爱惜自己吧”的呼声。
写到这里,又闻“陕军”另一健将邹志安年方四六而逝,令人唏嘘扼腕,再次敬告作家朋友,“千万别马虎了自己”。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