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精简“应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1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精简“应酬”
张铭清
一些地方应酬过多,使一些领导同志应接不暇,甚至被迫放下手上的工作。这已经成了困扰领导干部的一个问题,当在精简之列。
应当精简不必要的应酬。比如,属于业务部门正常的工作往来,只要具体经办人出面就能办的,领导就大可不必躬亲。对上级、兄弟省市或单位来访的应酬,也可简化。能在住处迎送,就不必到机场、车站。礼节性的拜访、话别,能免则免,不能免的,则越简越好。
精简应酬是一个社会问题。只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比如,不管是否需要,一窝风地涌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候鸟似的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办班”,就不必要地增加了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应酬量。有的人还讲排场、论规格,或提出过高的接待要求,或指名要某某领导接待。这类强加于人的要求稍不满足,便牢骚满腹,甚至出言不逊。弄得当地应接不暇,遑论工作?
繁文缛节的应酬是一种形式主义。精简应酬,也是力戒形式主义的内容之一。让大量的、过多的应酬捆住了手脚,势必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精简应酬,事关党的中心工作,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不能掉以轻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