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讴歌企业功臣倡导奉献精神乌铁局为一线职工“树碑立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讴歌企业功臣倡导奉献精神
乌铁局为一线职工“树碑立传”
本报讯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不仅努力改善一线职工生活和工作条件,而且花大力气树立企业职工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这个铁路局所辖路段多是风区和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1985年以来,局党委面向基层,宣传群众,先后组织编写了《播散文明的使者》、《瀚海银桥》、《西部铁路风流歌》等16本书。同时还利用电视屏幕讴歌企业功臣,先后拍摄了《风区站长马锡纯》、《养路人的情怀》、《妈妈》、《架桥人》等19部电视专题片。
1991年初,这个局又提出用3年时间宣传艰苦地区“柳园人”、“百里风区人”、“高寒山区人”。从1991年3月15日开始,乌铁局党委组织强有力的采编人员,深入到无水也无园、处处戈壁滩的柳园地区进行采访,结集出版了30余篇报告文学、通讯和特写。此外,乌铁局党委还组织了“柳园人”事迹报告团,在局管内、驻新疆部队和铁道部机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报告近30场。
去年3月份,乌铁局党委再次组织采编人员到百里风区采访并编写了20万字左右的《风区人》一书。“风区人”事迹报告团在全局巡回演讲,在广大职工中产生强烈反响。沿线艰苦地区人心思走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要求调转的职工由3年前的65%下降到10%。
为了让艰苦地区职工看到自己的形象,乌铁局投资千万元,为艰苦地区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百座,并站站配备了电视,同时把制作好的一线职工作奉献的电视专题片送到各个站区,让职工们亲身感受到自己在企业的位置。艰苦地区职工看到自己的形象,收看到中央电视台节目,纷纷表示要为国家多作贡献。近两年,乌铁局不仅连年超额完成客、货运输任务,而且生产和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居全国铁路之首,在全国铁路率先完成承包任务,安全生产也位居全路前茅。
(赵永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