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在约模特”和他们的经纪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3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约模特”和他们的经纪人
李安定/文刘占坤/摄
眼下,京城模特圈里“腕儿”们最向往的,不是留在时装表演队里吃“皇粮”,也不是“下海”干个体。他们在流光溢彩的天桥上走过了十年花路,最新的话题是作个“在约模特”。
“在约模特”,听上去就透着新鲜。说通俗些,就是模特与经纪公司签约,由公司安排演出、代理权宜。经纪人,中国文艺界在走向市场的痛苦过程中议论了多年,没承想,被最年轻的表演艺术占了先。
模特,在发达国家,与医生、律师、影星、记者一样,属自由职业者,他们的业务依托,不是编制庞大的演出团体,而是模特经纪公司。去年岁末,中国有了第一家模特经纪公司——属于纺织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的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这可真是个新事儿!工商局给这个无前例可循的公司注册时,都拿不准该属哪一类。
名模们却是见多识广。哈尔滨姑娘张锦秋,刚刚在香港夺了“中华模特大赛”的桂冠,回北京就和“新丝路”签了聘用与经纪合同。那天,在国际饭店大厅里,曾得过中国十佳名模称号的瞿颖、刘莉、李斌、黎小燕、于然等12位模特也分别与“新丝路”签约。模特们个个表情庄重,中外记者的相机咔咔响个不停,记录着一个历史时刻:大陆模特率先向市场化、国际化迈出了一步。
按合同,经纪公司除了为“在约模特”发工资外,为他们安排业务时要提取20%左右的代理费。“这个比例不算高”。穿一身黑色紧身套装的张锦秋说,“过去在表演队里,有活就大拨儿上,没活就坐吃山空,几乎所有表演队都是入不敷出。出去‘走穴’,穴头们拿多少钱,模特们不知道,不管名模、‘野模’同样是百十元钱就打发了。现在承接广告和演出,由公司出面谈判和签约,每个人的费用写在合同上,代理费都是透明的。公司还承担了每个模特的宣传和形象推广工作,让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在艺术上下功夫。而且作为‘在约模特’,本身就是资质的证明。”
刚过年初三,艺术总监张舰和他的助手们忙不迭地提前上班。他刚刚带模特参加了香港时装节。回北京,海内外的用户预约已经应接不暇。“光是这两天敲定的,就有去希腊、葡萄牙、台湾和香港的演出和拍片。”张舰告诉我,“模特是个艺术青春既灿烂而又短暂的行当,一个经纪公司的凝聚力就在业务渠道多,让模特保持艺术生命的满负荷。”虽说刚过“而立之年”,张舰已是国内模特界的“元老”。十年前,刚从纺织学院毕业的张舰受命办起了北京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他眼前的电脑里存入了全国近千名模特的业务档案,而脾气、禀性、感受能力,这些电脑里存不进去的细节,他和他的助理、曾是第一代女模特的汪桂花全都了如指掌。他们不但筹划了国内众多重大时装发布、模特比赛和中外交流,而且独具慧眼地选拔和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一流模特。“在国外,时装模特都是由经纪公司或代理人安排演出。”张舰说,“去年夏天,我们陪陈娟红去美国参加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专门考察了世界最大的模特经纪公司——美国福特模特经纪公司。跟它签约的模特来自许多国家,各种肤色、男女老少全有。除了广告、走台、拍片,还有脸、手、腿、脚专项模特。公司的业务网络遍布全球,每年营业额高达4亿美元。模特经纪已经在世界上成了一个专门行业,连经纪人使用的提包、装像片的夹子都有统一规格。至于模特培训、节目排演制作,都有独立的部门去操作,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在装有落地大镜子的排练大厅,我见到全国名模亚军、演过四部电影的瞿颖。“现在大家都爱看模特表演,可是真正了解模特艺术的真不多。我参加过一场晚会,主持人竟把时装表演报成‘模特舞’。‘新丝路’让我们有种归属感,就因为张舰、汪姐他们最了解模特的甘苦。”瞿颖说,“模特经纪好不好,我看因人而异,就拿我说吧。拍电影、唱歌,我特有兴趣,可这不是模特队的业务,我参与多了,就给队里添麻烦。现在经纪公司没这个问题,反而鼓励我有新的发展。”有人说,时装模特是架在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而模特经纪公司就是调度有方的架桥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