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带着永恒的微笑赫本走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3
第8版(周末)
专栏:我心中的明星

  带着永恒的微笑赫本走了
希隅
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这位清秀、典雅的电影女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善良使者,终因癌症溘然长逝……全球的影迷黯然神伤:她毕竟走得过于匆忙——年仅63岁。因为人们心目中的赫本是“飘落凡间的天使”,永远年轻。
1991年她得到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学会的褒奖,获此殊荣的曾有卓别林、鲍伯·霍勃、约翰·休斯顿、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蓓蒂·戴维丝等影坛资深名宿。而赫本的当之无愧,无疑是她那持久而璀璨的电影生涯。自50年代初步入影坛,到整个60年代,奥黛丽·赫本被誉为继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之后最伟大的女演员。即使息影8年后于1976年复出,《罗宾汉与玛丽安》、《血痕》、《直到永远》依然傲视影坛。芳踪飘渺,步履轻盈,影迷心中的赫本总能启人遐想。
1929年5月4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一个英国金融家与荷兰贵族后裔联姻的家庭里诞生了奥黛丽·赫本。礼仪优雅的欧洲文化名城,父母离异的感伤经历,9岁即开始的芭蕾、音乐熏陶,造就了赫本文静羞怯而又浪漫坚毅的品格,古老传统的高贵与现代观念的奇异集于一身。这或许是她长于孤女弃儿角色,巧妙衔接梦幻与现实,贫贱同端庄的先天秉赋吧!《龙凤配》的卑微司机之女纵横捭阖,《罗马假日》的游戏人间的浪漫奇遇,《黄昏之恋》的侦探之女为父激浊扬清的沉勇毅决,《窈窕淑女》的贫贱卖花女被点化而成上流社会名媛……这许多曲折离奇的浪漫故事里,赫本自如地穿梭于高贵与粗鄙、世俗与纯真之间。
赫本之所以为赫本,在于她稳健自矜、无可仿效的独特风格,其笑貌音容、优雅举止乃至于服饰无不令她顾盼生辉。
她的活力,绝无性感的丰腴娇慵,她在《罗马假日》中宛若男孩儿般、有着叛逆意味的短发竟蔚为时尚;她对爱情的诠释维系着青春与生命的渴求,无论是虔诚的、忠贞的、殉情的、幻想的或热烈的,那专注的热忱始终弥漫情怀。
幻梦奥黛丽·赫本所塑造的“这一个”已经获得了永恒,她虽永远去了,但那纯洁的微笑将长驻人间!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