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爱国主义精神的形象写照——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8
第8版(副刊)
专栏:

  爱国主义精神的形象写照
——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观后
阿沛·阿旺晋美
最近在首都公演的大型民族历史剧《十三世达赖喇嘛》,是一台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好戏。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推出的这一新作,是他们在坚持“二为”方针的创作道路上取得的又一成果。该剧的编导者以知难而进的勇气、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新颖的艺术手法,把第十三世达赖喇嘛58个春秋的人生道路浓缩在舞台上。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采取了尊重历史事实的唯物主义态度,并对他的功过是非做出了客观评价,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加措,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名蜚中外的藏族历史人物,是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的九位达赖喇嘛中颇有作为的三位之一。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条坎坷曲折、苦乐备尝、忧喜交织、叶落归根的人生道路。他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而成长、活动的58个春秋,正值中华各民族外受西方强敌侵凌,内受反动政府压榨,国家贫弱衰败,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的年代,也是各民族人民大觉醒、大抗争,各种社会思潮大兴起、大传播,国内政局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思想和活动必然要受到国际国内大气候的影响和制约,也必然要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气候而变化。
青年时期(1876—1910)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在依靠皇帝、谨遵皇命、效忠朝廷,守卫皇土的主导思想下,对英印总督寇松的三封信不屑拆阅而退回;矢志抗英,虽折兵无憾无悔。1904年抗英战争失败后,他不与侵略军谈判,毅然离开拉萨去北京晋见皇上,意在诉苦衷请求援兵,打退侵略军。1910年至1917年期间,他由于受到被革去名号的打击和辛亥革命的冲击,陷入了失落和迷惘之中,在帝国主义威逼利诱和欺骗之下,他走上了疏远中央、另谋出路的歧途。既派人同沙俄联系,又派人参加英国策划的“西姆拉会议”,带来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领土争议的历史恶果。经过这段痛苦的弯路,他觉察了英国要把西藏从祖国分割开的险恶阴谋,于1917年主动恢复了往北京雍和宫派堪布的旧制,恢复了同中央的直接联系。这是他迷途知返的开始。1919年他向北京政府派去同他联络的代表表示他“崇英非出本心”,“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1920年,在他默许下西藏人民驱逐了英国特务贝尔,随后他下令取缔了英国人控制的警察局,停止了英国教官对藏军的训练,并于1926年封闭了英国人操纵的设在江孜的贵族子弟学校,拒绝英政府再向拉萨派代表团。1928年,又亲自派人与南京中央政府联系,随之于1930年会见了国民政府派去与西藏联系的刘曼卿女士,表示“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真正和平统一”。“英人对我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遵此,他回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道路上来了。
由此可见,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突出表现十三世达赖喇嘛顺应民心坚决抗击英国侵略军的同时,通过十三世达赖喇嘛同刘曼卿谈话的巧妙安排,引出了他误入洋人编织的网,而后迷途知返,叶落归根的抉择,使人感到真切可信。
这台话剧,提出了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的严肃问题:一、“洋人不可信”。这里说的洋人当然是指帝国主义者。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曾经上过帝国主义的当。凡是投靠帝国主义的人,总没有好结局。二、十三世达赖喇嘛虽然走过弯路,但他能“迷途知返”,求得叶落归根,最终回到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正确道路上来,是可贵的。世上没有不犯错误、不走错路的人,重要的一点在于迷途知返。三、十三世达赖喇嘛走弯路,固然有他自身的因素,但是晚清政府错误的对藏政策(压制西藏人民抗英、两次革去达赖喇嘛名号),帝国主义策划西藏独立的图谋,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告诉人们,即使在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贫弱衰败、政府腐败无力的情况下,帝国主义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也难以得逞,那么在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国家日益富强的今天,任何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永远不能得逞。
强烈的时代感,是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重要特色,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剧的编导者竟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融以浓郁的宗教色彩、感人至深的意境、情节和富于西藏酥油味道的语言。整台戏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特别是运用序幕、尾声,以实带虚的手法,巧妙地将这一难以驾驭的题材跃然在舞台上,这是十分难得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