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转业军医周学英和她的丈夫卢宗琪不恋“天堂”爱边疆丹心似火献瑶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转业军医周学英和她的丈夫卢宗琪
不恋“天堂”爱边疆丹心似火献瑶乡
本报讯原南京军区100医院副主任军医周学英和她的丈夫主治军医卢宗琪,主动请求转业到广西贫困地区南丹县落户,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面貌作出了贡献。周学英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周学英和丈夫卢宗琪都是具有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俩刻苦钻研医疗技术,成为南京军区的医务技术骨干。1985年,周学英随丈夫卢宗琪到广西南丹县探亲,耳闻目睹了边疆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这个包括瑶族、苗族、壮族等13个民族居住的山区县,人口25万,医务人员却只有100多人,主治医师仅5人,不少群众生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原籍南京市的周学英向卢宗琪提出,两人转业回南丹,为改变这个地区医疗落后状况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支持,1986年11月,他们在瑶乡人民的欢迎锣鼓声中来到了南丹。
周学英先是担任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上班后的第二天,她成功地为一名因横位难产迸发大出血的布衣族产妇做了手术,于是,求医者慕名而来。周学英像对待亲姐妹一样,对每一个患者都耐心检查,精心医治。南丹县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深山野岭,有的到乡卫生院也要走大半天山路,因而不少妇女得了病只好“挺一挺”,有的则求助于装神弄鬼的巫医。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妇女的保健意识,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周学英组织全科人员轮流下到各乡,边为少数民族妇女进行健康普查,边介绍卫生科普知识。
1988年4月,周学英被任命为南丹县中医院院长。为了树立新的医德医风,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普及卫生知识,中医院定期向社会免费服务。仅1991年,中医院向社会免费服务112天,医治了3000多人,少收医疗费7.4万多元。
周学英扎根边疆,在学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她写的一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受到重视;她领导中医院研究的33项学术成果,在广西得到推广。中医院的经济效益由3年前广西60家县级中医院最后一名跃居首位。
(朱争平肖继勇张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