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孩子需要纯净的社会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从夏辉事件汲取的教训(二十六)

  孩子需要纯净的社会环境
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二队郝俊文
我到石家庄后,曾深为这里纯朴的民风所感动,不时地向家人讲“石家庄人好”。不料有一天,7岁的女儿下9路汽车后,突然对我说:“爸爸,你不是说石家庄人好吗?”原来车上的那位服务员态度极差,她既不报站名,又和一位买票的乘客大吵大骂,害得我们坐过了站,引起了小女的“信仰危机”。
目前,孩子与社会的交往日益增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父母的教育所难以抵御的。近来一些曾经绝迹的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影视作品中,床上戏、凶杀的镜头越来越多,孩子们耳濡目染,便觉得父母的管教“迂腐保守”,不开化。家长和教育者无不叹息:我们的教育与社会脱节,实在无能为力。
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是他们的老师。老师能否为人师表,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父母的话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却是“圣旨”。教师队伍从总体上来看是好的,可确有一些老师,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心灵的天平倾斜了。有个小女孩因故一个月没上幼儿园,在重返幼儿园的第一天,回来见到家长的第一句话是:“真烦人,老师见我回来了,又让我给她开‘诊断书’”。原来,这个孩子的妈妈是医生。老师本来没有病,但家长如不给开诊断书,孩子将得到什么样的待遇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认为,净化社会空气是教育孩子的当务之急。
  编后
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应通过对下一代的熏陶,促进民族基础素质一代一代提高。而一些消极现象以至旧的沉渣泛起,又毒害着下一代的心灵。是时候了,各级领导同志在筹划社会管理的诸多问题时,应该从保护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角度多考虑一些。大人们,无论在自己的岗位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也应处处尽到保护孩子的义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