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排外浪潮冲击欧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5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排外浪潮冲击欧洲
张启华
近两年来,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在德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沉渣泛起。极右势力的抬头、排外浪潮的蔓延,震惊了欧洲内外,成为困扰欧洲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德国,一些纳粹组织公开为希特勒招魂,戴纳粹标志的佩章,捣毁犹太人墓碑,疯狂地攻击、杀戮外国人,这类案件,去年就发生2200多起。法国、西班牙、荷兰以及有“难民母亲”之称的瑞典也屡屡发生排外事件。大量事实表明,前些年在个别地方出现的驱赶移民的事件,已发展成较广泛的暴力行动。
面对猖獗的新种族主义,政治家们呼吁“以史为鉴”,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游行,谴责新纳粹的罪行。然而,情势并没有缓和下来,人们甚至担心将来会“变得更糟、更残酷,而且将是有组织的”。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欧洲能制止排外浪潮吗?
欧洲的排外、仇外浪潮是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局势发生剧变、西欧国家经济普遍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产生的。不断滋长的狭隘民族利己主义和种族矛盾同政党纷争交织在一起,使抵御排外的斗争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
在经济上,欧共体国家持续的低经济增长率已无法创造新的工作岗位,1500万失业队伍可能继续扩大。虽然欧洲人离不开1000多万外籍移民为他们干的又脏又累的工作,但一些人长期遭受失业困苦,心理已失去平衡,便迁怒于移民“抢饭碗”。所以社会上总有相当一部分人为排外活动叫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极端分子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不满的心理,不断制造排外事件。因此有人认为,现在欧洲“需要为一切搞糟了的事情寻找替罪羊,而种族主义者可以为他们提供替罪羊”。
在政治上,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一批极右政党先后登上政治舞台。它们有的在议会取得席位,有的在地方上握有权力;它们散布的种族偏见,为排外运动推波助澜。人们寄希望于政府和执政党在这方面发挥权威作用,但事实往往令人失望,“国家对暴力过于宽容”,现行的法律和制度在某些方面起着庇护纳粹主义的作用。一些国家政府提出的限制难民法案,在客观上也助长了排外的歪风。有些政党为了吸引选民,不惜加入咒骂移民的大合唱。所有这些,使人们对政治、对社会产生厌倦情绪,也为极右势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帮助年轻一代人树立反纳粹意识是一个很严峻问题。在排外暴行中,被极右势力煽动、利用或者直接参与作案的差不多都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这是近年来排外浪潮的新特点。种族主义在欧洲本来就有根基,因而现今种种为纳粹罪行翻案的论调,很容易为那些缺乏历史知识的年轻人所接受。许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帮助青年一代与纳粹意识决裂。
近代种族主义理论始于法国戈宾诺1853—1855年出版的《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一书。他提出的种族优劣论成了希特勒推行大日尔曼主义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结果酿成世界性的灾难。今天,欧洲以排外方式表现出来的新种族主义的抬头,自然会勾起人们对纳粹时期大屠杀的回忆,提醒人们保持高度警觉性。瑞典前首相卡尔松说,德国法西斯上台前,人们曾低估了种族主义,“现在我们不可重犯这种错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