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取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5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取向
本报记者张亮
近日,欧共体负责对外关系事务的执委布里坦和日本外相渡边同时访问华盛顿,主要就贸易问题与美国官员举行了会谈。这是克林顿政府与其两大贸易伙伴的首次高级接触。很明显,布里坦和渡边来访的主要目的是想摸清克林顿新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
这次美欧和美日贸易会谈是在双边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举行的。1月27日,美国宣布对从英法日等19个国家进口的某些钢材征收平均为27%的惩罚性关税。美国此举在欧共体引起强烈反响。布里坦曾指责美国的做法是“毫无道理且十分过分的”。日本也批评美国的行动会引起混乱。时隔仅仅3天,美国又发出威胁说,如果欧共体在3月22日之前不废止歧视性的采购规定,美国将禁止联邦政府机构购买欧共体的通信及发电设备。布里坦立即指责美国的行动是“单方面的恫吓”,有的欧共体国家甚至提议对美国进行反报复。
面对美国的上述强硬行动,欧共体和日本不能不对克林顿新政府宣称的自由贸易政策产生怀疑。可以说,实地试探克林顿新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显然是布里坦和渡边来访的主要目的。然而,从各方发表的言论看,近日的双边贸易会谈并未真正消除欧共体和日本的疑虑和担忧,克林顿新政府的贸易政策亦未完全“定型”。
在布里坦和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及商务部长布朗的会谈中,美方表示,克林顿总统将要求国会再度通过“快速”程序,以延长乌拉圭回合全球贸易谈判的时间。如果白宫得不到这一授权,即使乌拉圭回合谈判能最终达成协定,国会也不一定照原样予以批准。布里坦对美国的这一决定表示满意和赞赏,并说这表明克林顿政府不会走向贸易保护主义道路。美国贸易代表坎特还声称,谈判不能只图求快,而是要达成一项好的协定,意即能使美国的商品和劳务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关于大西洋两岸的贸易争端,双方都承认此次会谈未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布里坦再次指责美国不久前宣布的报复行动,而美国贸易代表则争辩说,他是执行法律,而且今后仍将执行法律。
在克林顿总统会见渡边外相时,双方一致认为需要努力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并表示美日都不应当搞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克林顿总统强调,美日应采取实际步骤减少贸易逆差。据统计,去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达436.7亿美元,比前年增加14.3%。在具体贸易争端问题上,美国已威胁要对日本违反航运协议进行报复,并考虑大幅度提高日本输美小面包车的关税。日本一方面对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也威胁要采取反报复措施。看来,如何纠正贸易失衡和解决贸易争端将是今后美日关系中的一大课题。
克林顿总统入主白宫前一再声称他主张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并把扩大贸易出口列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措施之一。但是,当前美国经济仍然困难,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不断上升。钢铁、汽车、石油、半导体、纺织品和服装等行业纷纷要求政府给以保护。在国会,一些议员也已提出议案,要求日本在5年内完全消灭对美贸易逆差。对刚刚上任的克林顿政府来说,能否顶住这股强大压力无疑是一个严重考验。
据透露,克林顿政府内部在贸易政策问题上存在两派意见。其中一派主张自由贸易;而另一派则主张所谓“有管理的贸易”,其实质是以报复或威胁报复的手段迫使其它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至于哪一派占上风,现在尚不明朗。
但是,许多有识之士最近纷纷发表文章或谈话,告诫克林顿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免引起连锁反应的贸易战,殃及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振兴计划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报华盛顿2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