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清河如何崛起——关于济南市清河村发展第三产业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2版(经济)
专栏:

  清河如何崛起
——关于济南市清河村发展第三产业的报告
张永泉
山东省首府济南市北郊,近年连续崛起国际贸易大厦、明湖大酒店、国际精品大世界等雄伟壮观的建筑。有人说,这些高档次的商业去处,不仅为城市增辉,更把济南人的消费水平足足提高了一个档次。而这一切事业,竟是一个村子办的,这就是被称为“三产第一村”的济南市清河村。
1992年,清河村各业总收入超过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72.6%,拥有固定资产5.6亿元。清河村是怎么崛起的呢?
那是8年前。清河人从单一种菜为业的小生产圈子里跳出来,利用城郊地理优势,大办工业,发展商品生产。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一村之长李春圃却心事重重:村办企业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这年秋天,四面八方的游客一下涌向泉城,霎时宾馆饭店成了热点。此事引起了李春圃的深思:清河靠近铁路、火车站、汽车站,还有飞机场,又处在风景旅游点包围之中。何不朝第三产业这个薄弱环节发展?就这样,办大酒店、建国贸大厦的大胆设想产生了。
发展第三产业,办大酒店,建国贸大厦需数千万元投资,可当时村里只有100多万元积累,岂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贷款!举债建设。
为了筹措资金,李春圃和他的同事们不知说了多少好话,也不知跑了多少腿,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银行批给了750万元的贷款计划。谁知正逢银根紧缩,又压缩到420万元,真是越渴了越给盐吃。
100万元积累,加上420万元贷款,就这520万元的基础,办成数千万元的大事,也够难为李春圃和他的同事们了。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先拿出部分资金来办厂是可行的。他们算了一笔帐,光大酒店所需的铝合金门窗、花岗石等装饰材料就得1000多万元,如果到外面去购,还要先交50%的预付金。如果先拿出部分资金来,办些与大酒店和国贸大厦建设有关的厂子,生产这两个工程所需用的建筑饰材,不仅为它们服了务,还可以供应市场,挣了钱,再投入,同时带动起一批企业,促进村经济发展,这岂不是花小钱,干大事,财源往里涌吗?
就这样,“以厦建厂,以厂养厦”,办大酒店,建国贸大厦的思路形成了,这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伟大创举像下活了的一盘棋,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铝合金厂、花岗石厂、豪华灯具厂、建筑装饰材料厂……近十个为大酒店、国贸大厦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还带动了一批企业,给清河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也为大酒店和国贸大厦建设提供了基础。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高22层,面积为3.3万平方米的中国第一家农民办的三星级饭店——明湖大酒店和面积为2.7万平方米的目前山东省建筑最豪华的现代化流通企业——济南国际贸易大厦矗立在清河村首。
两年多来,明湖大酒店迎接着国内外嘉宾,年均客房率保持在70%左右,国贸大厦不仅承担了全国百货订货会、全国旅游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活动,还举办了全国名、优、特、新生活用品大展销,同时还办起了全国室内最大的“家具大世界”,去年营业额突破两亿元,利税达1700万元。
去年,他们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又建起了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山东最大的现代化商场——济南国际精品大世界。工期提前28个月,不但节省了1000多万元资金,而且,如果每年营业额按1亿元计算,28个月就可收入两亿多元。这是李春圃的“生意经”,他“念”出了“大世界”建设的速度,也“念”出了“大世界”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