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从厂长转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2版(经济)
专栏:转换经营机制一策

  从厂长转起
王清宪矫海
企业转轨,从哪儿转起?
“企业的经营战略,首先来自企业的‘龙头’——厂长。所以,企业转轨要从厂长开始。”黑龙江省富裕老窑酒厂厂长张俊峰说。
富裕老窑酒过去30年也没能走出黑龙江。企业没有销售权,全部由二级站批发,批发站是坐商,只等客上门。那阵子,张俊峰这个厂长什么法也没有。
企业面向市场后,张俊峰想了两个法:一、搞联供联销。酒厂用三四个省份的纸箱,各纸箱厂必须在当地推销富裕老窑酒。河北徐水一家纸箱厂,起初皱着眉头拉回一车,心里好不痛快。不曾想,9.5元一瓶拉回,14元一瓶批出,每瓶净赚4元多,不到一个月销售一空。张俊峰说,我多得你也不少得,这就是市场效益。通过这种销售方式,酒厂每年利税增加500万元。二、实行全员销售。一开始,职工有压力,到后来,职工要求企业,把工资折合成酒发给他们。这么一来,企业销售费用下降50%,富裕老窑酒不仅上了哈尔滨市所有高档商店、宾馆的柜台、餐桌,且已经走出了东北。到1992年,连续三年利税超过1000万元,名列黑龙江省同行业前茅。
“说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我看有一定道理。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如果厂长头脑中市场这根弦弹不响,企业怎么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张俊峰说。
张俊峰说,企业由执行计划转为面向市场,厂长也要由面向政府转为面向企业。要对企业的效益、发展负责,而不是对部门或某个领导负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用足用活政策。1991年,富裕老窑酒热销,加大产量需要招70个工人。张俊峰既没请示,也没报告,把招工权下放给车间主任,一个星期后,70名高中生从农村如数招来。事后,劳动局也没有“追查”。几年前,酒厂要上酒精车间,从省里到县里都有人反对。张俊峰看准了,坚持上了。如今,除了自己用,每年出口独联体1000万吨,利税100多万元。现在都又说他干对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带给社会财富,这就是事业,也是作人的最大满足。”张俊峰如是说。
张俊峰认为,国家给了你政策你不用,非要事事请示,等被卡住了,又返回来说没有自主权,岂不是自寻烦恼?领会了国家政策,当厂长的腰杆子就要硬起来,只管按政策干,有谁来找茬儿,就拿出政策与他理论理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