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雷锋故乡学雷锋望城双文明建设喜获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雷锋故乡学雷锋
望城双文明建设喜获丰收
本报讯湖南省望城县是雷锋同志的故乡。望城县人民将雷锋精神当作兴县育人的传家宝,继承发扬,接力相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喜获丰收。
望城县的学雷锋活动3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适时提出了“用雷锋精神兴县育人,建设雷锋家乡”的号召。县委要求干部学在先,做榜样。各级机关和干部广泛开展了“学雷锋,创廉政勤政机关”、“学雷锋,做人民公仆”活动,规定县级干部每人每年深入基层调查时,至少步行100公里,乘公共汽车200公里,写调查报告两篇,到农民或其他群众家里住30天;要求县直机关干部和区乡镇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联系一个村或一个企业,发现和培养两个典型,办3件实事,交4位工农群众朋友。这些活动和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干部素质,促进了各项工作。
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望城县十分重视发挥民兵和青年的作用。雷锋入伍前曾驾驶拖拉机在团山湖农场辛勤开垦。这里的青年人一茬接一茬学习雷锋艰苦创业精神,19年中开垦湖田150多亩,向国家贡献粮食27万多公斤,先后8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集体。在湘江百里防洪大堤上,每年都有数万民兵成建制地打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旗帜,义务护堤保垸。
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人和事层出不穷。他们中有的人舍己救人英勇献身,有的人不计得失帮贫济困。全县有6200个学雷锋助人为乐小组长年活跃在湘江两岸。雷锋纪念馆的20多位工作人员为了传播雷锋精神,25年接待瞻仰者712万多人次,义务为群众讲演1.32万场次,被长沙市树为学雷锋先进集体。
铜官粮店的工作人员30年如一日,坚持为“五保老人”送粮、油、煤,被树为全国和省学雷锋先进集体。
5年中,全县评出遵纪守法户943万户,“五好家庭”1万多个,双文明户7600多个。1991年入伍到北京卫戍区某团的38名望城籍战士,一年中全部被评为“学雷锋标兵”。
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望城县的经济持续发展。1992年与1989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97.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59元,城市职工人均工资增长了347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周辉吴望星马英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