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流动的穆斯林之家”——访北京市61路公共汽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流动的穆斯林之家”
——访北京市61路公共汽车
王比学
朋友,您乘坐过被北京市命名为“民族团结路”的61路公共汽车吗?
在一个春风拂面,略带几分寒意的早晨,我从西单站登上了61路公共汽车。汽车刚启动,车厢里就传出甜美的话语,“欢迎您乘坐61路公共汽车,本次车是开往南菜园方向去的,我们愿为各民族朋友提供方便和服务。”接着,售票员又用同样热情的声调说了几句阿拉伯语。嘿,售票员说阿拉伯语也真够新鲜的。当车行至礼拜寺时,售票员还用阿拉伯语介绍了礼拜寺的由来。
车到了终点站南菜园,出于好奇,我找到了车队队长和党支部书记,了解到61路是一条特殊的线路,主要经过北京市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沿线居住着三万多少数民族同胞,沿线的礼拜寺每年要接待10万名国内外穆斯林宾客,所以说,它运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61路车队领导围绕民族团结这个主题,要求售票员学说阿拉伯日常用语,尽量用汉语和阿拉伯语报站、解答问题,向职工宣传民族知识,不定期地走访沿线少数民族单位,征求意见。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车队与沿线群众,尤其是与少数民族朋友的关系。1991年9月,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特命名61路为“民族团结路”。
为了具体了解沿线群众对61路公共汽车的看法,我专门来到了礼拜寺。那里的少数民族乘客纷纷向我反映61路公共汽车服务就是好!您听这一位说:“乘坐61路公共汽车,感觉就是不一样!”那一位说:“61路公共汽车是‘流动的穆斯林之家’。”另一位拉着我的手说:“一位青海省的穆斯林朋友,在沙特朝觐时,不幸病故,家属非常悲痛,回家时乘坐了61路公共汽车730号车,售票员的一句话让人得到很大安慰:‘您的亲人为履行穆斯林所应完成的义务而负出了代价,这代价是圣洁的。’当时所有在场的穆斯林同胞和死者家属都深为感慨,‘61路公共汽车是我们的知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