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
本报记者郑盛丰汤李梁
前不久,记者赴柳州采访,认识了几位私营企业主、个体户。谈起当地的政策环境,他们激动不已,特别讲到一件“旧闻”。
去年七月,柳州市东环片的私营业主们在柳州饭店聚会。席间,他们注意到邻桌一位五十出头的先生,中止了与客人的谈话,举筷的手也停在空中,还侧着身子,不时转头往他们这边瞄一眼。这是在“偷”听!他是谁?
“我情不自禁地‘偷’听下去了。”在一次座谈会上,“偷”听者坦诚自白。他便是柳州市委书记陈雷卿。他听到私营业主们在发牢骚: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来,市里已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改革的文件,唯独缺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他了解到,柳州的个体、私营业主正在大量外移,因为他们觉得,在本市做生意限制太多。当天夜里,陈雷卿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很久……
一个月后,东环片私营企业协会又一次聚会。市工商局的同志拿来一份文件:《柳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会场顿时炸开了锅。一位女士叫了起来:“如果这个政策真的出台了,我们要申请举行欢庆大游行!”“对,我出一百元。”“我出三百。”“不管多少,我都出!”
这一天真的来临了。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柳州上千名个体、私营业主代表组成舞狮队、武术队、摩托队、汽车队、仪仗队等,从四面八方向市中心广场汇集。东环片私营企业的代表们组织了汽车队。那天有风,东环片的代表们小心翼翼地护着汽车上的彩带和大红花。二十分钟的路程,开了四十五分钟。
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队伍开进市委大院。市私营企业协会会长李自立代表全市三万多个体工商户、一百六十户私营企业递交了感谢信。信特意装进了铝合金镜框,以示“永远感谢”市委、市府对他们的关怀。
怎么能不感谢呢?他们忘不了,在全市发展第三产业工作会议上,八十八名个体、私营经济代表与市领导共商大计,他们的好些意见都被采纳,进入了《规定》。
有人称这个《规定》是建国以来柳州第一个专为非公有制经济制定的文件。陈雷卿对记者说:“应该讲,这方面的文件过去有,但以往的文件着重在限制,而这个文件着重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柳州市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科长罗理告诉记者,去年柳州市私营企业登记工作曾连续好几个月没开张,而《规定》出台一个月,就呼啦啦来了一大批登记者。已经外移的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正陆续返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