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中州几多“仁义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州几多“仁义街”
丹莹
小时曾听老人讲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两家邻居,因修院墙占地,发生了争执。其中一家有人在朝里作官,于是派人往京城送信,要他出面说话。谁知带回来的家书却是一首小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家人看后,感到惭愧,马上主动让地三尺。对方知道后,更觉不安,也退让了三尺。于是就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仁义街”。
原以为,这只是民间故事。想不到近几年来,在一些史志书刊资料中发现,类似的传说记载竟有不少。比如,在豫东古城鹿邑县城内,现在还有一条“仁让街”,六尺宽的街面就是两家各让三尺的结果。其中一家姓王,邻居姓赵。事情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在朝中作官的是王尧日,曾任刑部给事中。据《鹿邑光绪志》记载,他的父亲王淙“赋性仁慈,与物无竞。”王尧日受家教影响,所以得知家中与邻居争地,便写诗训子。豫北安阳,在老城北大街中段,也有一个六尺巷,又称仁义巷,至今保存完好。郑州南边的新郑县城南街,也有仁义胡同。另据新编《延津县志》所载民间传说,城内南街,人称蚂蚁胡同,以后也出现了“让三尺”的故事,就改名为仁义胡同了。豫北清丰县城内的南大街,也有一条仁义胡同。安徽桐城县西后街,同样有六尺巷遗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