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股海”中的文化成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8版(副刊)
专栏:聚光镜

  “股海”中的文化成分
明江
据中国证券报载——1992年10月对上海中小股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一、上海中小股民的主体是工人。工人占44.3%,工程技术人员15.8%,机关干部12%,教师7.1%,待业人员4.7%,离退休人员3%,农民2.4%,社会科学、宣传文化机构人员1.3%,自然科学研究人员0.3%,学生0.2%,其他8.9%。
二、从年龄层次看,主要是中青年,31岁—40岁占45%,41—50岁23.1%,21—30岁17.3%,51—60岁7.9%,60岁以上6.4%,20岁以下0.3%。
三、中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其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0%,初中(技校)19.4%,大学学历23.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只占13.6%,研究生学历0.8%。
上海在册的股民已达100多万,而不在册的“准股民”不少则“借腹生子”。“股票热”方兴未艾。据调查,中小股民入市后的盈亏情况,盈大于亏、盈亏持平、亏大于盈的,分别占27.9%、29.3%和42.8%。这些盈亏者中,入市时间早的比入市时间晚的一般盈面大。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这是美国股票投资专家彼得·林奇的经验之谈。既然是艺术,那么投资效果与个人的文化修养包括毅力、忍耐力、承受力等等就不无关系了。
“股海”无边,后来下海要多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