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如何理解联产承包制的长期稳定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7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如何理解联产承包制的长期稳定性?
赵华胄
党的十四大重申:“要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农村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坚决贯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已举世公认。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责任制在发挥了十多年的威力之后,究竟还蕴藏着多大的潜力,能否长期存在下去?这在一些同志心目中仍然是一个问号。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广大干部和农民简单地知道联产承包制长期不变,而且要让他们进一步懂得,这种“长期不变”是党和政府依据客观实际制定的科学政策,绝不是对农民随意作出的权宜性许诺。
对联产承包制长期稳定不变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就其主要点来说,我领会有两条:其一,它是集体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二,它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这两点的集中体现,则是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亿万农民的欢迎。
联产承包制是集体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对立物是“一大二公”、“大锅饭”,而不是集体经济;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向农民让步的权宜之计。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把亿万小农转移到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上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是恰当的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什么实现形式最符合我国国情,最为广大农民所乐于接受,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并没有成功经验可循。“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形式,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才从群众的创造中探索出这样一条新路:把农民千百年来所习惯的家庭经营以承包方式引入集体经济,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有统又有分,有适当分离又有紧密结合,在集体经济的大框架内,照顾到农业生产复杂的特点,满足了农民对生产和分配自主权的要求,既革除了旧体制长期无法革除的弊端,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使集体优越性和农民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结果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活力,在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下,使我国长期停滞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于联产承包制的社会主义属性,现在认识上趋于一致了,但它能否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呢?仍然是一个问题,并被作为怀疑长期稳定的一条重要依据。
我们应当看到,在逐步完善双层经营机制的条件下,家庭承包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不但能适应落后的生产力,而且也能适应较高的生产力。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以机械技术为主到以化学、生物技术为主,化肥、农药、优良品种等技术的采用,使小规模、高效益成为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家庭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许多环节,从农业生产总过程中分离出去,形成为独立的社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向农户提供系列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户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时出现的人才、物资、资金等方面不足的困难。
关于联产承包制是否适应先进生产力的问题,还有一点需要弄清楚的,即家庭承包和规模经营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家庭经营规模小,收不到规模经营的效益。这里需要对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进行再认识。一个经营单位耕种大量土地、一个劳动场所投放大批劳力,主要靠扩大耕作规模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这是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通过系统的社会化服务,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大范围协作性的联合劳动,实现土地以外生产要素合理组合。这也是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这后一种形式,看起来生产单位小,但协作规模大,既符合农民要求,又符合现代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趋势,论效益可能更好些。我国各地目前正在进行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际上是在走后一条路子。
在实际工作中,贯彻长期稳定方针,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它同完善的关系。家庭承包制固有的优越性很多,并且这种优越性将长期地起作用,但是也并非十全十美。从本身机制来说,它在水利、育种以及完成其他重大生产环节上,在供产销环节的联结上,在扩大再生产的积累上,都存在着自身力量薄弱的困难;从工作来说,这种责任制建立之初,有些地方耕地分割得比较零碎,原集体所有的财产不该分的分了;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说,如何使千家万户适应大市场的需求,使他们的产品得到社会的承认,有待于建立一个新的机制。这些都要求不断做好完善工作,使联产承包向着高一级的方向发展。但是,所有完善措施都必须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离开稳定去搞完善。拿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来说,当前我们既要积极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又要在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层次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主要向农户提供服务,为发挥家庭经营潜力创造条件,不能踢开家庭经营另起炉灶;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努力办那些农户想办而办不到办不好的事,凡是农户自己能办到的事,不要和农户去争;努力开发新的资源和开发新的生产途径,依靠发展生产来增加集体自身的积累,不能走“一平二调”的老路。
一要稳定,二要完善。在稳定和完善中保证联产承包制健康发展,这既是推动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可靠保证,也是对农村工作创造性的一项基本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