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奉献一颗火热的心——记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北京西单菜市场售货员张丽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9
第1版(要闻)
专栏:

  奉献一颗火热的心
——记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北京西单菜市场售货员张丽丽
陈高钦刘俊英
编者按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奉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近些年来,围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这个主题,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业务工作和行业风气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转变社会风气,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大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岗位学雷锋 行业树新风》专栏,以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
北京市西单菜市场营业员张丽丽,被光荣地评选为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
2月中旬,我们来到西单菜市场烟酒罐头组访问,恰逢一位中年男顾客在选购茅台酒。他指了指酒瓶上的商标问张丽丽:“这酒该不会有假吧?”张丽丽面带微笑,一连打开3个装茅台酒的纸箱,轻轻擦去灰尘,耐心地帮助顾客挑选,并且和颜悦色地介绍:“我们这是国有商店,商品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直到这位顾客买上一瓶满意地离去。站在旁边的一位老大爷看到这情景,一面点头一面说:“在这位营业员这里买货,完全可以放心。”
张丽丽从1983年起,一直在烟酒罐头组当售货员。10年来,她自觉地学习雷锋的好品德,在三尺柜台前以亲切的微笑迎接顾客。张丽丽平均每天接待中外顾客600多人次,从未与顾客红过脸,吵过架。她认真学习商品知识,详细向顾客作介绍。
工作中,张丽丽总是用自己的心来衡量顾客的心,想方设法为顾客解难。
有一次,一位河南老人到北京旅游,想买30包酒曲。谁知这种仅7分钱一包的小商品却缺货,老人跑了许多商店未能如愿。张丽丽得知后,立即请老人留下地址,答应买好给他寄去。老人半信半疑地留下两元钱,写了地址走了。张丽丽利用业余时间,跑了10多家商店,才买到28包酒曲。她缝好包裹,寄往河南。不久,那位老人千里迢迢给张丽丽寄来了邮寄费和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写道:“两元钱的商品,表达了您的一片真情。从你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张丽丽常说:“顾客从我手中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是我最大的快乐;如果因为菜市场没货使顾客失望而去,我就觉得心里不安。”北京有段时间二锅头酒卖得特别快,一位蹬三轮车的老工人几乎每天要买一瓶二锅头酒。可巧这天张丽丽柜台的二锅头酒卖完了。于是她热情地对老工人说:“我家那边商店可能有二锅头酒,明天我上班给您捎来!”站在旁边的几位顾客也纷纷请她代购。张丽丽下班后骑自行车为顾客代买了8瓶北京二锅头酒,第二天一一交给顾客。
本组同志和顾客经常称赞张丽丽像是“一团火”:年老顾客来了,她一句“您别着急,慢慢看”,温暖了老人的心;小孩子来了,她仔细地把找的钱放在孩子衣兜里,嘱咐一句:“快回家,交给大人”。
一次,几位顾客要买芦笋罐头,当时菜市场刚到货,因为没有定价不能出售。张丽丽让顾客们留下电话、地址,等定下价后通知他们。但是其中一位50多岁的大妈说什么也不走,一定要等着买。原来,这位大妈的老伴患了癌症,从内蒙古来京治病。治疗过程中吃了芦笋罐头感觉不错,现在只剩几筒了,怕接不上。她跑了许多商店都没有货。如今遇上这里有货,她说就是等到晚上关门也要等。张丽丽看到大妈一双小脚站在柜台前,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耐心地说:“您的心情我理解,医院的病人还等着您照顾。罐头我给您留着,保证让您买到。”大妈却说:“姑娘你真好,我不是不相信你,你要是收了我的钱,我心里才能踏实。”按规定,这钱是不能收的,但是张丽丽想:假如这位是我的母亲,我能看着她这样站在柜台前吗?于是她与组长刘桂芳商量后,按原来卖的价钱破例收了老大妈五箱罐头价格的钱,这位大妈才放心地离去。3天后,这位大妈来取罐头,感激地说:“北京的售货员太好了!”当天下午,大妈请人代笔写了一封感谢信,称赞张丽丽“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朵鲜花,愿这朵鲜花常驻人间”。
我们想知道张丽丽10年中究竟做了多少好事。但是她不愿意讲。经过艰苦采访,我们做了不完全统计,10年来,她为顾客代购商品、联系事物上千次,送货上门400余次。仅1992年,她利用业余时间为顾客办事跑了80多个商店和工厂,跑了40多次邮局和书店。
张丽丽热情为顾客服务,也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扬。亚运会期间,4位阿拉伯外宾来到烟酒罐头柜台前,挑选了几种罐头要买。张丽丽却摆手不卖。接着,她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标有古兰经“清真”字样的商品。外宾非常高兴。其中一位拿出5元钱递给她。张丽丽以为外宾要换零钱,马上如数点好递回去;外宾以为张丽丽嫌小费太少,又拿出一张10元的人民币。张丽丽明白了,赶忙对外宾说:“我们没有接受小费的习惯,为您服务是我的职责,欢迎您再来。”经过翻译说明之后,一位外宾向张丽丽伸出了大拇指,吃力地用汉语说:“中国小姐,谢谢!”随即拿起照相机,给张丽丽拍了照片。第二天这位外宾特地将照片送给张丽丽作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