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依靠科技 促进企业滚动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9
第5版(理论)
专栏:

  依靠科技 促进企业滚动发展
冯怡生
以科技为动力,推动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鲁北化工总厂起步于科研,腾飞于高新技术开发,由一九七七年建厂时几十人的小厂发展成“中国第一家”磷铵、硫酸、水泥三产品联合生产的大型化工企业,先后建成三套国家工业化示范装置,填补了国家六项科技空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攻关——试验——生产一体化的路子,靠科技进步企业实现了滚动发展。
组织科技攻关 开发高新技术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自己的先进技术实力参与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谁占有了高新技术,谁就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我们企业的前身是一家磷肥厂,一九七七年由于硫酸资源缺乏,被迫停产。针对我国硫铁矿贫乏,而石膏资源丰富的实际,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利用盐场副产品盐石膏为原料制硫酸联产水泥的设想。当时,盐石膏制酸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我们瞄准这一国内外化工行业所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从一九八0年开始进行了试验攻关。经过一百五十九次装置改造和四十八次分析验证,取得了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硫酸、水泥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原料路线。之后,我们又完成了有关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设计安装了全国第一套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
在此基础上,一九八六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套万吨级磷酸铵示范生产装置,一九八八年又建成全国第一套利用国产设备、国产原料、自己的技术的“三万吨磷铵、四万吨硫酸、六万吨水泥”国产化示范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接着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循环流化床分解磷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攻关,去年七月小试成功。化工专家认为,这项攻关解决了世界难题,达到了国际水平。这些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科技攻关奖,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五次成果奖励,四次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展。这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开发成功,使我们突破了企业科技进步的首要“关口”,为企业腾飞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建立科研、生产连体机制 推进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只有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使新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科研与生产的脱节,正是目前多数企业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就必须建立一个科研、生产紧密相联的运行机制,消除科研与生产这两大环节之间的鸿沟,使科研与生产连体而生,共同提高和发展。
我们厂建厂不过十几年,这期间的六项科研成果如今已全部用于生产,并且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建立了一个融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充满生机的新的运行机制,做到了科研破一道难关,生产上一个台阶。
实践证明,这种运行机制在企业发展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科研与生产连体,可以消除科研与生产之间的鸿沟,使科技成果迅速工业化。我厂在取得盐石膏、磷石膏、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三项工业试验成功后,立即以该项技术为依托,向产业化发展,不久便建成了国内第一套双段中和、单效浓缩、喷浆造粒万吨磷酸铵生产装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磷铵、硫酸、水泥三种产品的一体化联产,并实现了三种产品的放大联产,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其中科技成果创利税占百分之八十六点七。
二是科研与生产连体,融科研者与生产者为一支队伍、一种机制,可以为科技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为了加速成果转化,在资金投入上,我们坚持向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所需要的生产设施倾斜,企业税后留成的百分之七十用于科技开发应用,形成了“科研带着企业飞,效益保着科研上”的良性循环。
注重人才开发 实现科技兴厂
搞好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人才是关键。建立一支能攻关、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科技进步、企业腾飞的先决条件。
我们从厂情出发,坚持科技开发与人才开发同步进行,建立了一支独具特色、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一是引进与培养结合,形成自己的科技骨干力量。一方面,我们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人才,为科技人员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舍得智力投资,注重内部培养。这样双管齐下,形成了一支由二百多名高中级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骨干队伍。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结合,制定实施了《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奖励条例》和《合理化建议评奖条例》,论功嘉奖。
二是实行横向联合,建立广泛的科研协作关系。为了加大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力度,我们不仅注重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练好“内功”,同时主动争取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大力配合,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几年来,我们先后与二十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聘请一批专家来厂参加联合攻关。这一措施的实施,加强了技术开发实力,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着眼长远,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培养充足的科技后备力量,我们创办了职工教育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对职工进行分批轮训。同时,我们还根据科研和生产需要,选拔青年职工到大专院校深造。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文化技术结构的改善,为今后我厂依靠科技、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为山东鲁北化工总厂厂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