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小时候的两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0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从夏辉事件汲取的教训(二十八)

  小时候的两件事
山东临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唐志斌
看了贵报的讨论,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两件小事。
记得我10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爸爸让我在家做作业,我却和小朋友在家玩起来了。这时,门响了,我知道是爸爸回来了。吓得我赶快拿出笔,打开课本,装出学习的样子,可已经晚了,被爸爸发现了。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抄起一个约有一寸粗的木棍,把我按在地上就打,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滚。从那以后,我几乎不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整天抱着课本“刻苦”学习,心却不在课本上。尤其是爸爸在场时,我的心更是怦怦直跳,根本学不下去,因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我上初一的时候住校,有一次来校时把课本忘在家里,天快黑了,学校离我家30多公里,根本无法回去取。哪知,第二天早晨,在雨雪交加的寒风中,爸爸敲响了我的宿舍门。我惊呆了,站在我面前的爸爸像是换了一个人:棉袄、棉裤湿了多半截,半边身子也粘满了泥,脸冻得发青,还喘着粗气——后来我才知道,爸爸4点钟就起床骑自行车来给我送课本,半路上摔了一跤。我又内疚又胆怯地等待着爸爸大发雷霆,可是,他却从怀中摸出课本,笑了笑说:“给你课本,以后可别忘了。”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从那以后,我更理解也更爱我爸爸了,学习也格外用心。
同一个父亲,同一个儿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中的道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