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绿色GN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绿色GNP
冯昭奎
工厂的产值未必都是“正”产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产生“负”产值。比如,炼钢厂生产钢铁,固然会给GNP(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份正产值,但与此同时,它排放废气、废水、废物,污染了环境,弄脏了河水,产生了负产值。然而,这种负产值却无法计入GNP,而且,那些为净化被污染的环境、河水而支出的环境保护费用,又被作为“正数”加到GNP上去了。
再比如,砍伐一片森林,人们只是计算生产了多少木材,换取了多少外汇(正产值),却往往忽略了由此造成的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影响(负产值)。
上述例子说明,现今通用于世的GNP指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这个缺陷早就为人们所觉察。例如,1971年有人曾设计出一种补足GNP缺陷的经济指标“国民纯福利”(NNW),但由于计算方法上存在困难而未能被正式采用。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等问题日趋尖锐,所以,修正GNP指标的必要性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日本《经济学家》报道,美国的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对印度尼西亚1971年至1984年的国民经济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的7%中,应减去农业发展时引起的土壤侵蚀与资源减少等负产值,其结果,增长率被调低到3.6%。
1989年在法国召开的发达国家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提议,要重新设立GNP的经济指标。根据这个建议,经合组织着手进行“绿色GNP”的推测统计作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事务局也提议采用绿色GNP,并由联合国统计局在修改1993年国民经济计算体系之际提出绿色GNP的计算方法,再以联合国名义确立这种方法,并要求各国政府在10年之内开始采用。
应该指出的是,绿色GNP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指标,而且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看到眼前的、显在的正产值,而且要看到有长远影响的、潜在的负产值。《后工业社会》的作者贝尔曾批评GNP的统计方法“只是一种加法”,“它并不区分福利是真正增加了,还是实际上是减少但却计算成增加”。
可以预计,绿色GNP的确立和推广,将有助于各国采取更为健康、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当然,如果在GNP计算中导入“必要的减法”,会给各国达到原定的GNP增长率增加一定难度。然而,为了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并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就不应一味追求那种带水分的GNP高增长率,而应追求扎扎实实的绿色GNP的增长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