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二)充分发挥机械工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6-23
第1版()
专栏:社论

(二)充分发挥机械工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发布了“关于目前国营机械工业的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要点的指示”。这个指示总结了我国国营机械工业三年多来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发展的方针、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它对我国机械工业进一步的整理、改建和发展,将起有力的指导作用。
机械工业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改造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和主导企业。机器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是重工业的核心,是工业的神经中枢,是改造国民经济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机械工业,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也就谈不到国家在经济上的独立。斯大林同志在“论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中教导我们说:“工业化底中心、它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五金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中,斯大林同志指出:“五年计划的基本环节是什么呢?五年计划的基本环节,就是重工业和它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因为只有重工业,才能把全部工业、运输业以及农业都改造过来,振兴起来。”这些对于我们同样是极其宝贵的指示。
我国机械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旧中国遗留的机械工业,基本上只能做机械修配的工作。全国解放三年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机械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它已能制造一般的生产设备,如工作母机、电机、矿山机械等,并开始能够制造一部分较大、较精密的设备。但是,正如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指示中所指出的:在整个机械工业的组织上,还缺乏通盘的布置和妥善的分工;企业的生产任务还不固定,产品的品种少,规格不统一,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设备的分布不平衡、不合理,利用率低;在企业管理上,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因此各企业在生产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混乱和浪费现象;在制造技术上,我们对制造大型的、精密的、成套的设备还缺少经验,现有产品的质量也还不高。这就使得本来力量薄弱的机械工业,还存在大量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这是当前机械工业的一个主要矛盾。我们只有克服这个矛盾,才能使现有的机械工业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仅仅依靠现有基础,还远远不足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机械工业的要求,因此,还必须进行机械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只有新建若干对机械工业有重大意义的近代化大企业,改建和扩建若干现有企业,并结合现有企业的生产改革工作,才有可能彻底改变我国机械工业的面貌。这就是摆在机械工业全体职工面前的极其光荣的严重任务。机械工业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必须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奋斗。
机械工业的建设必须以现有的企业为基础。不论资金的积累、后备力量的准备、设备的供应等方面都要依靠现有企业力量的充分发挥。目前若干企业的领导者,存在着好大喜新的思想,忽视了发挥现有企业力量的重要作用。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现有的国营企业、地方国营工厂和新建的工厂,加以通盘研究,逐步实行专业分工和配合生产,使整个机械工业的改组、改建和新建工作结合起来,争取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把机械工业改造和扩大起来,使它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大的、能够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机械制造工业。同时,在目前还应该考虑到私营机械工业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对它的领导,以发挥私营机械工业对国家建设的积极作用。
为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和改造现有企业,就必须大力加强我们的企业管理工作。过去几年来,若干企业在管理的改进上做了不少工作,在计划、组织、技术等方面也初步建立了若干管理制度;但是,这些仍然不能把企业的混乱情况完全克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的是因为我们有许多干部孤立地进行各项改革工作,孤立地制订各种制度,而没有抓住主要的环节。企业的领导同志,常常在这方面缺少深入的钻研。特别是许多企业的领导干部,对于计划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不了解这一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在于制订和贯彻作业计划,以求达到各工序的均衡生产。许多企业在建立计划管理制度时,没有抓住这主要的一环,而孤立地去进行制订原始记录制度、或孤立地去建立各种责任制,结果仍然不能达到实行计划管理的目的。此外,许多企业对改造旧企业的复杂性往往估计不足,存在着急躁、冒进情绪。例如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就往往表现了这种毛病。许多企业制成一个样品,往往不经过少量生产就投入大量生产;大量生产还没有把握,就停止了旧产品的生产;及至大量生产遇到困难,就又重新恢复旧产品的生产。这样就打乱了整个生产组织和秩序,造成企业管理上极大的混乱,欲速不达,反而延缓了企业的改造。这些现象同样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当然,目前机械工业的各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各企业的情况和条件很不相同,因而在改革的步骤和方法上不能强求一律。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各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找出各企业本身的发展规律,然后才能制订适合于各企业条件的工作计划。我们必须反对硬搬公式,硬套先进经验的作法。因此,机械工业各企业在执行第一机械工业部这一指示的时候,必须认真研究和掌握它的精神,联系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出一个切合各企业本身条件、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具体改革措施。
机械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必须和原有各个企业的调整、改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机械工业基本建设的力量,特别是设计力量还十分薄弱。这就要求机械工业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壮大基本建设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必须十分重视基本建设工作。凡有基本建设工作的企业,必须有一个领导人专责领导基本建设工作,以保证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机械工业能够完成这些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加强领导工作是有极大意义的。目前我们的企业领导同志有高度的热情,工作积极,但是领导水平一般是不高的。他们只晓得向下面布置任务,而不向所属干部和工人群众交代政策界限,讲清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方针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因此在执行任务和计划中,往往不能充分发动所属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完不成任务;或者是急于求成,因而发生很多偏差。这种盲目性和主观主义的作风,正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在工业工作中的表现形式。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指示中要求加强企业中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并指出:“企业中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应该密切围绕企业的生产和基本建设的中心任务而进行,通过具体深入的检查工作,揭发和克服我们工作中的毛病和错误,以此来教育和提高全体职工的觉悟,使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这些指示都是正确的。它不仅适合于机械工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适合于其他工业部门的情况。
我们必须把我们的领导水准,提高到政治领导的高度上来,必须设法使我们的组织工作能保证实现党的政治口号和决议。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精通自己的业务,学会管理企业,学会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正确领导方法。这不但对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各企业,而且对于其他部门所属的
一切企业,都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这是为完成国家给予的光荣任务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