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集科工贸服 融多种模式揽八方人才观念大转变“兴都”好兴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1
第2版(经济)
专栏:

  集科工贸服 融多种模式揽八方人才
观念大转变“兴都”好兴隆
本报讯北京平谷县大兴庄粮管所如今大名鼎鼎:它已挂上了北京兴都实业公司的牌子,公司属下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企业,集科、工、贸、服于一身,综合年产值近2500万元。
是什么给它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兴都公司总经理刘奎成回答:“是观念的转变。”
经营观:甭管主副业,都是国家和企业的事业
1982年以前,和所有的同行一样,大兴庄乡粮管所也忠实地执行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经营着“两白一黄”(大米、白面、玉米面)。虽然长期顶着个“亏损”帽子,却不敢有“非分”之想。
1982年,机会来了。上级号召粮食部门搞多种经营扭亏,早就憋了一股子劲儿的刘奎成“腾”地来了精神。于是,养猪、养鸡、养鱼、包粽子、炸元宵、煮猪头、贩羊毛、“倒”木材……什么来钱就干什么,有人说:“这不是出圈儿了吗?”老刘回答:“不怕!主业、副业都是国家的事业,只要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好处,咱就干!”
刚办起酱油厂的时候,生产出来的酱油防疫部门不认可,工商部门亮“红牌”,经营渠道不放行。老刘他们知难而上,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多味酱油、米醋和五香豆豉终于获准上市并受到消费者欢迎,年产量达300万公斤。
用人观:远来和尚庙里僧,谁有本事谁念经
在用人方面,兴都公司没有什么年龄、学历、正式工或临时工、“本地和尚外地僧”之类的限制,唯一的“金科玉律”是: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一位汽车修理技师在原单位不顺心,老刘说:“上我这儿来吧!”让他当了汽修厂厂长,结果他每年为公司创出几十万元利润。
在公司内部,下属企业的厂(场)长则由职工选举产生。大伙儿觉得谁人品正、路子对、办法多,就选谁。目前,公司现任厂(场)长中,有4个是临时工。
厂(场)长们上台后,便真正地大权在握。酱油厂厂长一年里开除了6名职工,而且全是通过刘奎成来的“关系”,而当他们找到老刘喊冤叫屈时,老刘却说:“厂长有用人权,我管不着。”
“兴都”的用人观产生了很强的“磁场效应”。不少国家干部、工程师、教师甚至高等学府的学者专家闻讯都愿来此一展身手。
体制观:捆在一起共浮沉,不如松绑各争先
1987年,全民所有制的大兴庄乡粮管所内出现了第一个“国营个人户”—— 一名职工以个人名义承包了全民所有的孵化场。这下所里炸了窝,有的说这是“肥了个人,瘦了集体”,有的说这是“方向问题”,各种议论铺天盖地。刘奎成倒挺坦然:“试试看。不是实践检验真理吗?”
原定的承包指标是2.68万元,结果一年盈利达到28万元!
时至今日,这家全民所有制公司内部形成了四种经营模式:粮食仓储和粮油门市部仍为全民所有制经营;酱油厂、鱼料厂、添加剂厂等骨干企业为集体承包;猪场、鸡场、鱼场和汽修厂、熟肉食品厂、锅炉配件厂等小企业为个人承包;第四种则是“任务专业户”,包括产品推销专业户、果品经营专业户、科研专业户等。由于体制灵活,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厂职工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承包鱼场的职工卖了家中准备盖房的木材,带着妻子到鱼池边安了家;一位推销专业户为抓住时机扩大用户,在严冬骑车数百里前往白洋淀……老刘深有感触地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就是好体制!”(王中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