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一副有争议的“苦药”——克林顿“经济振兴计划”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1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一副有争议的“苦药”
——克林顿“经济振兴计划”浅析
本报记者张亮
17日晚,克林顿总统在国会众参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讲话,正式宣布了他的经济振兴计划。由于该计划与每个人的经济得失直接相关,大多数美国家庭都收看了电视实况转播。从初步反应看,人们对这副“苦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克林顿的经济振兴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机会;二是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有人把这项“双管齐下”的经济振兴计划称为“克林顿经济学”,其核心是试图改变美国经济的“驱动器”,即由强调消费转向强调投资。
就短期计划来说,克林顿提出今年联邦政府增加300亿美元开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和医疗以及增加向市镇拨款等。与此同时,克林顿还提议以多种形式的税收减免优惠刺激企业扩大固定投资。按照克林顿的设想,这项应急计划实施后,一年内可大约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
至于长期计划,即在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预算赤字问题上克林顿提出节支和增税两大措施。节支包括裁减10万名联邦雇员,1994年将联邦雇员的工资冻结一年;削减150个预算开支项目,4年内共减2470亿美元,其中包括削减760亿美元军费开支。增税项目包括:将年收入在18万美元以上者的个人最高所得税率由31%提高到36%;对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再另征10%的附加税;把公司最高税率从34%提高到36%;全面提高能源税;增加富裕老年人的社会保险福利税。这些增税措施可使联邦政府税收在4年内增加246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增税之一。节支和增税共计4930亿美元,其中大约1680亿美元用于新的投资项目或税收减免,而剩余的3250亿美元则用于削减联邦预算赤字。据白宫估计,1997年度联邦预算赤字可减至大约2000亿美元。
克林顿的这副“苦药”是在对美国经济作了仔细“诊断”的基础上开出的。在克林顿看来,美国经济脆弱的症结在于投资赤字和预算赤字长期被忽略。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就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对症下药便成为克林顿总统上台后的当务之急。近一个月来,克林顿总统曾多次召开内阁会议,并广泛征求企业领导人及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直到经济振兴计划出台之日,克林顿和他的经济顾问们还作了最后修改。
从初步反应看,企业界、经济界、老百姓和国会内部对这项经济振兴计划颇有争议,而争论的焦点是该不该大规模增税。反对者认为,在经济增长刚刚略有加快的情况下,增税不是上策,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复苏“流产”,因为增税必然抑制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在克林顿的经济振兴计划出台前夕,道—琼斯指数暴跌82.94点就反映了投资者和交易商的这种担心和疑虑。他们还提醒说,1990年增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战后美国第9次经济衰退。而对纳税人来说,谁都不愿增加个人所得税,除非大家都作出“公平牺牲”。在国会内部,民主党议员原则上支持克林顿的经济振兴计划,但具体到节支和增税的某些项目,那就很难说了。而共和党议员则坚决反对增税。在克林顿讲话之后,众院少数派领袖米歇尔就代表共和党发表谈话,指责总统的经济振兴计划仍然是民主党的老一套失败政策——“增税和乱开支”。一般认为,克林顿的经济振兴计划在国会的审批过程中将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克林顿承认,要说服美国人接受经济振兴计划和获得国会的批准并非易事。正因如此,在计划出台之前他就展开一系列活动,到密执安州与民众直接对话,会见工商界领导人,召见国会议员,在州长会议上发表讲话,派内阁成员分赴各自的老家进行游说,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和广播讲话等,以争取民众的支持。经济振兴计划宣布后的第二天,克林顿及其内阁成员就到全国各地进行“推销”,一方面号召美国人为振兴经济共同作出“牺牲和贡献”,另一方面也试图压国会批准。看来,克林顿的经济振兴计划要获得批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审议过程。此间观察家们认为,该方案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克林顿总统本届任期的政绩,也是决定克林顿能否蝉联下届总统的关键因素。
(本报华盛顿2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