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农业结构科技进步推动江苏农业大步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农业结构
科技进步推动江苏农业大步增长
本报南京2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徐机玲、本报记者龚永泉)报道:科技进步加快了江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进程。据统计,199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614亿元,比上年增长6%,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超过45%,高出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之冠。
江苏是全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多年的精耕细作,使江苏在全国4.8%的耕地面积上,生产出占全国8%—12%的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新突破,江苏各级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强化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转化。1991年以来,农业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活动在全省各地大规模多层次地展开。“稻麦高产稳产新品种新组合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棉花综合增产技术”等重大攻关项目的实施,成功地选育出一批示范面积达百万亩的水稻、小麦、棉花等高产新品种。
同时,各地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要的经济作物和产品,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效益。据江苏省科委介绍,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90年代末农业技术进步12项考核指标中,江苏已有更换良种增产率、自流灌水利用率、病虫害损失率等7项指标提前达标。
江苏还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体系,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据统计江苏现已建立324个科技示范乡(镇),2000多个科技示范村,15万个科技示范户,形成点面结合的科技试验示范网络。针对不同农区的特点,全省还建立了12个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多种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近3年来,这些基地共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程、新型农药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试验示范项目152项,示范面积1100多万亩,培训农民6.6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8700多万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5.8。技术辐射和扩散,使这些示范项目在全省更大范围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被誉为发展“三高”农业的示范样板。
蓬勃兴起的科技产业,为农业技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兴办的经营开发型科技实体,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的竞争机制,吸引了成千上万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推广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全省以政府、科技和物资供应部门多元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技术承包集团达1600多个,大大加强了农业第一线的科技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