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为海内外交流再架新桥——访新中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徐展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海内外交流再架新桥
——访新中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徐展堂
本报记者傅旭马立诚
花篮,盛满五彩鲜花,环绕着宽敞的大厅,给首都人民大会堂平添了许多喜气。
2月18日这天,新中港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宣告成立了。
春风满面的新中港集团主席徐展堂先生,一边接受着来宾的祝贺,一边向由香港刚刚飞来的股东们道辛苦。
看上去,徐先生不过40多岁,一打听方知已50有2,丝毫看不出当年当学徒、卖云吞面时艰苦创业的痕迹。如今,他是香港北海实业集团、中华制漆厂有限公司、城巴、中华海景酒店等公司主席,香港太平绅士,同时也是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的香港事务顾问。近年来,徐先生在大陆的投资遍及四川、吉林、湖北等省市,投资达30多亿港币。新中港集团就是由他领衔发起的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当记者问起成立新中港集团的目的时,徐先生显得很兴奋,他说:
“邓小平南巡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大陆和海内外各界人士。大陆改革开放的步伐突飞猛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裔的爱国爱乡热情充沛高涨。香港的一些中青年企业家来找我,研究到大陆投资事宜。我们一致感到,大陆加快发展,需要香港和海外资金的支持;香港稳定繁荣,也需要依托并参与大陆的经济建设。为此,急需建立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具备开发创造性和多功能的跨国公司,以拓宽大陆与香港及海外的联系渠道。去年6月,我们将此想法提出后立即在港澳台等地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中青年企业家闻讯而来,目前已有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大陆41家实力雄厚的企业,集中了一批近年来在海外崛起的第二代知名企业家。”
徐先生在谈到新中港集团今后的发展目标时说:“新中港集团成立后,既能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承担海内外重大经济项目,又能从事科技、教育、文化、福利等项事业。它的主要投资范围包括,金融、证券、能源、工农业、建筑、运输、房地产、通讯、基础科技、高新技术、进出口贸易以及各类设施建设等。它将利用自身优势,一方面为大陆工商界服务,提供信息咨询,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协助港澳台及海外实业界,了解大陆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意向,提供多项合作,拓展贸易空间。总之,我们要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架起一座新的坚实的桥梁。”
新中港集团的投资范围如此广阔,这大概与徐先生个人兴趣广泛分不开,桥牌、羽毛球、垒球、古董收藏等都为他所好,据说,他的私人收藏价值3亿美元。
据徐先生介绍,新中港集团目前已拥有起动资金近4亿港元,大大超过原来的预想。集团成立后的第一宗生意是,投资30亿港元在大陆兴建公路网,首期是在四川省修建绵阳至乐山的公路。另外还准备在北京修建新中港大厦。将来新中港集团还要在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纽约、伦敦等地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新中港集团的成立,得到大陆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很快批准了新中港大厦的工程项目,徐先生对此深表感谢。
徐先生对新中港集团的介绍令人感奋,人们衷心祝愿这座“桥”的建立,更企盼它的事业兴旺发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