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怎样认识“农转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5
第2版(经济)
专栏:换脑筋话题

  怎样认识“农转非”
吴酩
“农转非”,是个敏感问题,可又和谁都能沾边儿。连那些自认为“纯粹”的城里人,认真翻翻“家谱”,也肯定会查到姓“农”的老祖宗那儿去。因为,不管在哪一国,“农”姓家族都是最古老的,无论姓“工”姓“商”,全是从姓“农”分化出来的。
“分化”,乍一听,有点刺耳。因为,它跟不大好的词搭配得比较多,像“分化敌人”、“贫富两极分化”等等。其实,“分化”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经济是在社会不断重新分工中发展的,社会是在原有队伍不断分化中前进的。而务农人数减少,正是经济发达的一种表现。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一般都在10%以下,美国只占2%。
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被管得死死的,只能种地不能干旁的,除了“劳力归田”、“一心务农”,农民没别的路走。几十年间,中国农民队伍真是超稳定,农业人口的比重几乎没有降低,可农村经济发展也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速度,8亿农民搞饭吃,直到改革前也没能解决温饱问题。相比之下,农村落后了,拖了整个经济的后腿。农民的收入少得可怜,1978年人均年收入才130多元。
改革使我国经济发生转机。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首当其冲,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打破,使农民获得自由择业和分享工业等资源的权利。农民队伍加速分化,带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十多年间,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力达1亿,而1978年农村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仅2000多万;去年乡镇企业创造产值超过了1.5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30多倍,占了农村经济的大“半壁河山”。现在,乡镇工业年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农民队伍“分化”,大步实现“农转非”,受益的不光是农村,而是整个国家。
14年,我国农村劳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了近8000万,平均每年不到600万。有人认为转移快了。其实,不是快了而是太慢了。据保守的估计,我国农村目前至少有劳动力4.5亿,而仍然直接耕种土地的达3亿以上。由于过量的劳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非常之低,人均年生产粮食只有1吨多点,而美国是人均120吨!更为严重的是,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劳力还将以每年1000万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不进一步加快转移步伐,劳动生产率差距必将继续拉大。这对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加快农民队伍分化,加快农村劳力分流,我们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怎样加快“农转非”?资本主义初始阶段是采用极其残酷、野蛮的“圈地”方式,先逼迫农民破产,沦为赤贫者,然后进城、进厂当苦工。我们不能也没有走这条老路。近十多年,我们积极鼓励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兴办新的产业,使农民队伍主动分化,自然分流。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不是破产而是兴业,没有悲伤苦痛,而是兴高采烈地走向新生活。因此,许多外国经济学家也都认为乡镇企业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农转非”的口子开得更大些,给农民以更大的择业自由,稳妥地推进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改革,鼓励农民大步向更广阔的天地进军,放手发展二、三产业,放手创建新城镇。
总之,只有采取发展经济的途径,积极推进具有实际意义(而不是简单改变户口关系)的“农转非”,农村社会生产率才能大幅度提高;而也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找到相对稳定的新就业岗位,他们才会毫不犹豫地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才能随之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才能大步提高。
打破对农村的封闭,逐步取消对农民的限制,让丰富的农村劳力资源在“大市场”中流动起来,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