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发现部分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效益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发现
部分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效益差
本报讯记者李建兴报道:我国部分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效益差。据审计机关对黑、吉、辽、鲁、湘、川、陇七省的1401个更新改造项目(其中已竣工项目605个)的投资效益审计,有1/3的项目工期拖延,未按时形成生产能力,产生效益;已竣工项目中有40%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部分项目因不适应市场需要而停产,这些项目逾期未还贷款达20多亿元。
据分析,造成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效益差的原因是,一些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只看到局部或短期市场状况,未进行全面和中、长期市场状况预测,立项时产品畅销、投产时转滞销的被动局面。四川省某厂,在预测全国有12条床单生产线、全国人均0.1条床单的供求状况下,进行年产1000万条床单的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供求关系变成了全国已有48条床单生产线。这个厂一年仅销售床单200万条,亏损170多万元。
有的企业在产品占有一定市场情况下,不着眼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而是一味扩大生产能力,以更新改造名义上基建项目,结果产品被市场淘汰,造成投资浪费。辽宁省3家企业同时建设9条乳胶手套生产线,投产时即是下马时,损失730多万元。
还有一些项目由于工艺技术不过关,反复试车、调整等,多年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湖南某化工厂的禾草丹和铅烟气制酸工程,投资8500多万元,建成后试车、调整搞了5年,至今仍处在中间试验阶段。此外,有些项目虽建成,但落后的管理,影响投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