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京郊瓜菜小“特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5
第2版(经济)
专栏:

  京郊瓜菜小“特区”
王颖
京东潮白河畔,还是那方黄土地,生长的却不再是大路货萝卜、白菜、葱,而是海外“飘”来的稀罕瓜菜。这就是顺义县沿河特菜基地。
隆冬时节,这个百亩的基地却满是盛夏的景象:一座座温室和拱形塑料布大棚里,红黄绿紫,花儿争奇斗妍,菜、瓜长势旺盛。
基地负责人田国相介绍,在这里落户的,有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蔬菜。有伊丽沙白甜瓜、玻璃生菜、西兰花、紫甘蓝、球茎茴香……听这名儿,就觉着新鲜。
黄灿灿、圆溜溜的伊丽沙白甜瓜,单个重不到1公斤,放一瓜于室内,便满屋溢香,沁人心脾,尝一口,甜得醉人。玻璃生菜翠绿欲滴,由于含纤维素很少,菜叶掉在地上,会像玻璃一样粉粉碎,吃起来又脆又嫩。这些洋瓜、洋菜凭着天生“丽质”登上了北京许多高档饭店的餐桌。
效益如何呢?远远超过了大路菜。伊丽沙白瓜亩产达到2000公斤,每公斤卖到10元,俏得很。隆冬时节,这些洋瓜洋菜正好填补了市场空档,自然受人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