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甘子玉向中外记者介绍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情况加快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7
第3版(要闻)
专栏:

  甘子玉向中外记者介绍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情况
 加快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
本报北京2月26日讯新华社记者张锦胜、本报记者张国荣报道: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今天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介绍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时说,我国将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放到突出地位。这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过渡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这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主要是介绍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和设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主持了招待会。
甘子玉副主任介绍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8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原计划为6%,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条件看,发展速度可以更快一些。目前,我们正在调整“八五”计划。初步预测,90年代年均增长8%至9%是可能的。到本世纪末可以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甘子玉介绍了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6个重点:继续加强农业和水利建设;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改组改造轻工业、纺织工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大地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
甘子玉说,实现90年代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依靠国内力量的同时,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金、技术和资源。初步预测,90年代,我国进出口贸易将以高于80年代平均每年11.5%的速度增长,利用国外资金的规模也将扩大。“八五”期间,预计向国外进口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的总量将可达到3500亿—4000亿美元。
有记者问,对当前出现的经济过热苗头国家将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甘子玉分析说,现在还不能讲已经出现了经济过热,而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苗头,要注意防止,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微调的方法去进行调节。对于去年12.8%的增长速度也要具体分析。首先是因为1992年前的三年增长速度都较低,因而去年的增长速度带有一定的恢复性质。其次是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提高,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尚不尖锐。第三是购买力随着包括股票、证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住房、储蓄等开支的增加,而分流了一部分;第四是国家的粮食、棉花库存充裕,农业生产已得到各方面的重视;煤炭、电力等增产也还有活力;交通运输紧张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可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缓解;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条件也比较好。因而对于今年较快的增长速度来说,各项供给条件是可以支持的。
甘子玉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