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民族地区重在发展——访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领导干部学《邓选》

  民族地区重在发展
——访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
本报记者郭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热潮。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走访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学习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
巧得很,陈奎元正在房间里伏案研读。这位来自高原的书记,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文雅持重,蔼然可亲。当谈到学《邓选》的话题时,陈奎元略加思索后回答说:“《邓选》第三卷内容十分丰富,理论博大精深,意义非常深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用几句话难以说清诸多的心得体会,恐怕谈不好啊。”
我只得换个角度,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小平同志在1987年6月29日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谈到‘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的问题,您对此有何见解?”
他似乎有所准备,不慌不忙地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一篇非常精辟的谈话。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强烈的针对性。它首先肯定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我国有56个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特点,也是中华大家庭的优点。世界多民族国家很多,但是解决民族问题比较好的、成功的并不多,无论是原来口头上坚持民族平等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好,还是标榜有人权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好。实际上,民族的不平等,也导致了一些国家的动荡甚至瓦解。我国自建国以来,始终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政策,56个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甘苦与共,共建我们的国家。”
他呷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小平同志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的判断,道出了我国民族关系最本质的特征,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西藏是我国最边远的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为了保证西藏与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同发展繁荣,先后拨款170多亿元,用于改善西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对西藏农牧民子弟实行免费教育,对藏胞实行免费医疗政策,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谈到民族地区工作时,陈奎元深有体会地说,解放以来,党中央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制定和执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保证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各民族情同手足,这是我国兴旺发达最可靠的保证。
当问及民族地区今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时,他一语道破是“发展”二字。他说,小平同志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切中要害。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只有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发展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现在问题、矛盾还不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和矛盾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我国各民族的平等早已实现,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话说回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说成是民族不平等。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主要是历史的、地理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现在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发展”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抓住当前这个发展的机遇,使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先富地区的带动下尽快地繁荣发展起来,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就会落实得更好。
陈奎元继续说,我国人口多,其中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发展不但要靠自己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其他民族的帮助。西藏这些年如果没有汉族和内地其他民族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新面貌。至于国外有人说中国向西藏大量移民,纯属捏造,在西藏的230万人口当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藏族干部在干部队伍里占7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富裕。判断我们的民族政策,要看实质,小平同志说得好:“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
采访结束时,他满怀信心地说:“在兄弟民族的帮助下,西藏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是西藏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