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中巴友谊之树常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0
第6版(国际)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中巴友谊之树常青
本报记者吴迎春
12月9日上午9时30分,李瑞环主席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在卡拉奇机场同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瓦西姆·萨贾德亲切话别,随后登上专机启程回国。李瑞环主席的南亚三国之行圆满结束。
做客巴基斯坦的6天里,从首都伊斯兰堡到文化名城拉合尔,再到商都卡拉奇,李主席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李主席会见了莱加利总统、贝·布托总理、萨贾德主席、吉拉尼议长等主要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李主席和巴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介绍了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及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了两国和两国议会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李主席访巴取得圆满成功,此间舆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次访问是推进中巴友好的里程碑。
李瑞环主席南亚三国之行是中国政协主席首次出访,也是巴今年10月大选、建立新政府后我国领导人对巴的首次重要访问。中巴两国领导人一起共叙传统友谊,探讨发展两国关系的新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李瑞环主席一再强调,进一步发展中巴友谊是中国的既定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都希望把老一代开创的中巴友好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巴两国人民将永远是可以互相信赖的朋友”,这在此间引起强烈共鸣。
参议院主席萨贾德在会谈中曾对李主席说,巴基斯坦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不管谁组成政府,巴中友好不会变。确实,政见各异的巴各党派都主张对华友好,记者对此深有感触。在伊斯兰堡机场,前去迎接李主席的近10名参议员中,有的来自执政的人民党,有的来自反对党穆斯林联盟前总理谢里夫派,还有的来自地处边远省份俾路支的民族祖国党。这些参议员都访问过中国,都为能在巴基斯坦迎接李主席感到高兴。
中巴两国有着传统的友谊,“丝绸之路”曾留下中巴友好交往的足迹。自1951年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关系得到全面的发展,两国领导人和代表团的互访推动了这种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就有300多个代表团、组访问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仅政府部门的代表团访华就有41起。就在李主席访巴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万年上将也在巴访问,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米拉尼在中国访问。贝·布托总理将于月底访华,由于两国领导人频繁的互访,中巴友谊将进一步发展。
正因为如此,李主席的访问在巴基斯坦受到普遍的重视。巴新闻传媒提前20多天就报道了李主席将访巴的消息。在巴参议院,萨贾德主席曾指示有关部门和政府部门协商,周到细致地搞好这次接待工作。在代表团下榻的马里奥特旅馆,值班经理帕尔对记者说,为迎接中国代表团,旅馆各部门都开了会,尽最大的努力使代表团满意,提供优质服务。每天早上,旅馆都向李主席和每位中国客人献上一束绚丽的鲜花。中国代表团说,缕缕清香暖人心。
为李主席开专车的巴基斯坦司机古拉姆·萨弗尔,已有36年的驾驶经验,他深感荣耀地摸着花白的大胡子说:“这是我第一次为重要的中国领导人开车,我要把车开稳,让中国客人舒服愉快。”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感人事迹,都体现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中巴友好的参天大树,使之更加郁郁葱葱。(本报卡拉奇12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