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我国实施治沙工程第一年势头好重新认识沙漠开发重要性沙产业构思引起热烈反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实施治沙工程第一年势头好
重新认识沙漠开发重要性沙产业构思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 记者谢联辉报道:去年是我国实施治理沙漠、遏制土地沙漠化10年规划工程的第一年,在沙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该工程已经在1300万亩土地上迅速展开,超过原计划任务的30%,为这项巨型生态经济工程开了个好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概念后,确立了把沙漠作为重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观念,一个把高新技术同传统防治沙害方法相结合的新构思在走向成熟。
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三北”地区就有2亿多亩农田遭受风沙危害,15亿亩草场沙化、盐渍化,800多公里铁路、数千公里公路受到风沙侵袭。沙漠化问题不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存在,而且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带的豫东、豫北平原以及唐山、北京和鄱阳湖周围也出现了2350万亩风沙化土地,其范围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农牧业对土地的超负荷使用,我国每年扩大沙漠化土地的速率,由五六十年代的23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315万亩,治理沙漠化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沙漠化扩大的速度。
治沙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近两年来,我国推出了总投资78亿元(包括国家和地方投资、投工)的10年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工程,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成立了管理这项工程的办公室,由刘恕、董智勇等有关专家发起成立了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最近,本报刊出了钱学森同志有关建立沙产业的思考。钱老的思考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映。专家们希望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钱老的夙愿,建议有关部门把高新技术与传统治沙技术结合起来,把中央的投入与地方治沙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一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沙区各类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沙业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