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阅读
  • 0回复

领导重视 群众关注 理解支持《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反响强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1
第1版(要闻)
专栏:经济上台阶交通怎么办(四)

  领导重视 群众关注 理解支持《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反响强烈
本报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鲁牧综述:2月22日、23日本报一、三版连续刊登记者张国荣采写的《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上、下篇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本报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来电、来信。记者在京走访了国家有关部委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只见那些部长、司局长、处长、总经理案前普遍放着该文或该文的剪报复印件;有些还在上面画了不少红、蓝杠杠。领导重视,议论热烈。
铁道部机关反响最为强烈,人们争相传阅着报纸,报纸不够,就看复印件。普遍反映这篇文章全面客观地写出了铁路严重滞后的现状与原因,并指出铁路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副部长石希玉说,看完这篇文章心里热乎乎的,感到铁路多年负重爬坡,得到社会理解,“理解万岁”。部总经济师张有民说,这篇文章道出了340万中国铁路员工发自内心的呼声。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薄弱环节铁路运输这一重大问题摆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使大家更加支持铁路建设的大发展。《人民日报》能以头版头条重要位置,图文并茂,发表铁路问题的长篇报道,既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说明《人民日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宣传。
交通部公路、港口、内河航运等部门和国家民航局等部门连日来或打电话、或派人前来编辑部,纷纷要求反映情况,说他们也是“瓶颈”,强烈要求本报也能报道他们的严重滞后状况,让全国人民了解、理解和支持,促进其改革和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磐、研究员高博说:这篇文章提出了我国经济振兴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他大声疾呼:全国经济上台阶,铁路要有大发展。这既反映了经济大发展的需要,也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国家计委交通司司长李端绅说:文章反映了我国铁路严重滞后的实际,使大家进一步增强了加快铁路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家计委最近组织铁道、交通、民航部门调整了“八五”建设目标,制订了90年代交通发展规划,又在着手拟定振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专项纲要。这些都为加快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务院经贸办公室调度局局长丁德立、交通处副处长严恢说:《人民日报》开展《经济上台阶,交通怎么办》的系列报道是件很好的事。我们天天碰上铁路运输问题,感谢《人民日报》对此大声疾呼。
国家交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曹汝价说:此文深刻反映了铁路运输严重滞后的现状,观点鲜明,发人深省。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它摆到战略产业的地位,给足政策。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项目部专家们说,经济上台阶,交通要先行。从当前情况看,不仅铁路运输是“瓶颈”,公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港口、邮政电信等也是“瓶颈”,都存在着滞后问题。要以“大交通”的观点即综合运输的观点,推进改革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为国民经济上新台阶当好“先行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