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新野增加水利投入永清讲究科学治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0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野增加水利投入
永清讲究科学治水
本报讯 河南省新野县采用“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办法,增加水利建设投入。今年在减轻农民负担3.44%的基础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却增加了17%。
这个县在正确处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上,主要靠把水推向市场,以补充水利资金来源。他们对现有机井、水泵等水利设施,以拍卖、租赁等形式实行有偿转让;对原有和新开发的水利工程和设施,倡导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参股,合作经营。谁入股、谁投资、谁受益。水利经营者对外用水,可按浇地多少或用水时间长短适当收费。这个县的一些乡、村,还用“反租赁”的办法,出价租赁群众不愿耕种的低洼低产田,经过开挖改造成水产养殖基地后,再适当加价招标承租出去。他们通过这样回收资金,再用来鼓励群众打机井,每眼机井补贴1000元,滚动使用,促进建设。据统计,这个县今年以来拍卖机井502眼,回笼资金110多万元,用这些资金补贴农民新打机井100多眼。现在全县涌现出股份、合作水利设施经营体1112个。
(温卫平邓守珍)
本报讯 连续5年被评为河北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的永清县,根据华北地区十年九涝变成十年九旱的实际,科学治水,建成了河渠引、蓄、排结合,以蓄为主的节水型农田水利格局,战胜持续干旱夺得农业丰收。
这个县的刘街乡汛期闸住排水渠补充地下水,连蓄3年,地下水位从20多米上升了3米,粮、菜产量持续增长。县委、县政府领导经过考察,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确定了引、蓄、排兼顾,以蓄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思路。从1988年到1993年,连续6年每年出动10万大军,对永定河、黄泥河、中干渠等10条主要河渠进行清淤扩挖。他们巧用原来以排为主的设施,以原有桥闸为分界点,桥闸两侧深挖2至3米,渠底加宽成6至20米,形成梯度相差半米左右的30多个大水柜,桥、闸基石同时起到蓄水坝的作用,实现了排蓄两便、调节自如。这些河渠的一次蓄水能力,由原来的200万立方米增加到4500万立方米。已累计引蓄地上水、拦蓄上游沥水8000万立方米,保证了近几年持续干旱情况下,南部乡镇地下水位普遍上升3至4米。全县粮食产量从1988年开始,以每年平均11%的速度递增。
(吴公剑孙少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