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全国清产核资试点工作结果显示国有企业长期存在五大问题试点企业“家底”基本摸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3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清产核资试点工作结果显示
国有企业长期存在五大问题
试点企业“家底”基本摸清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清产核资一期试点工作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长期存在五大问题。
这五大问题是:一、核算不够真实,资金损失和挂帐情况严重。有一个试点城市的20户试点企业申报各种损失和挂帐达3.04亿元,占全部资产的14.3%,有10户企业已资不抵债,经营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二、有的企业管理不善,资产闲置浪费情况突出。三、家底不清,帐外资产比较普遍地存在。51家试点企业资产盘盈为3.45亿元,盘亏为6902万元,有的因财产管理制度不严格,巨额资产有物无帐。四、折旧补偿不足,企业更新缓慢,部分老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严重落后。有一个大型企业设备属国际先进的仅占5%,属于一般和落后水平的占77%,其中属于逾龄使用和待报废的占全部固定资产的17%。五、产权关系不清,存在着集体经济长期无偿使用国有资产和将其损失冲销国有资产的现象。
据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管理不严,投资决策失误。有的地方、行业、企业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还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该摊的费用不摊,该提的折旧不提,该进成本的不进,虚盈实亏。再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迟缓,不按市场需要安排生产,造成产品积压,损失增加。此外,企业责任制不健全,管理混乱,造成物资大量流失和损失。
清产核资一期试点工作自去年3月31日开始,去年末结束。基本摸清试点企业“家底”,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