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亚马孙的“异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0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亚马孙的“异说”
石泉
不久前访问巴西时,有幸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的“心脏”马瑙斯,采访了亚马孙州州长梅斯特林赫先生。采访过程中,这位三连任的政坛耆宿拿出一本日本记者写的书:《异说:世界经济》,其中有一篇是对他的采访记。
当我们泛舟于举世闻名的亚马孙河上时,一种“异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激荡翻滚。这倒不是因为惊叹那天际而来又天际而去的亚马孙河水的磅礴气势而突发奇想;也不是因为有感于黑色的内格罗河和黄色的索里蒙斯河在注入亚马孙时竟然黑黄分明、难于融合而浮想联翩;而是因为梅斯特林赫先生就这大河两岸莽莽苍苍的森林所说的一番话。
西方有些科学家把世界上这片最大的热带雨林称之为“世界之肺”,认为在人类生态环境受到日趋严重破坏的今天,亚马孙森林已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少得可怜的几片能纳故吐新、为万物提供生命之氧的地区。据笔者所闻,这种看法在科学界尚有些分歧,但要求保护亚马孙森林资源的呼声则是一致的。然而,有那么一些人(其中恐怕不乏科盲)态度特别激烈,似乎只要巴西人再动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对人类的犯罪。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破坏地球环境所欠下的债,现在要由亚马孙的主人们来还。作为来自和巴西有着相似的昨天和今天的发展中国家的记者,我们对这个问题自然想探讨个究竟。
当我们向梅斯特林赫州长提出这个问题时,他淡然一笑,回答道:“异说!”“自1546年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来到亚马孙到现在,500多年了,亚马孙森林被开发了多少?不到10%!而且主要是本世纪70年代修建铁路时砍伐了树木。我们巴西人需要发展,需要开发资源,但我们也比别人更珍惜自己的资源。州政府制定有保护森林法律和重新植树计划。”话锋一转,他很坦诚地说:由于林区面积辽阔、交通不便,不少人和外界长期隔绝,擅自毁林伐木的情况很难杜绝,但情况并不像有人描绘的那样严重。
他的这番话在圣保罗的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得到了科学的佐证。为调查亚马孙的森林资源,该所利用卫星对林区进行了详尽勘测和日常监控。卫星获得的数据表明,705万平方公里的林区,90%保存完好。当卫星发现毁林烧荒的情况时,护林人员将尽快赶赴现场,视情况予肇事者以教育或处罚。巴西政府不惜投入巨资,利用卫星管理亚马孙森林,应该说是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尽了自己的心力。
实际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像内格罗河和索里蒙斯河那样,并流了数千载,仍然是你黑我黄融合不到一起。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绝不能再重蹈发达国家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摒弃。对亚马孙森林现状的某些不顾事实的指责,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用西方人的一句常用语也是不够“费厄泼赖”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