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救国、革命、创造!”——回忆周总理对孩子剧团的教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5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救国、革命、创造!”
——回忆周总理对孩子剧团的教导
吴莆生
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在上海成立。11月初,上海沦陷。党组织决定将这些孩子带到武汉去。
到武汉不久,“八路军办事处”召开了一个欢迎会。周恩来、董必武、博古、叶剑英、叶挺、邓颖超、郭沫若等同志都来了。欢迎会开始前,总理就深情地对一些“小八路”说:“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哟!我们在长征的时候,有些小鬼,像彭桂生、吴志坚(用手指着彭、吴)……是和我们这些大人一道滚过来的。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我们把你们抱过来,背过去的。可是他们呢(指孩子剧团),一个大人没有。从上海出发,突破敌人的封锁,在敌人的炮火下,跑了几千里路,沿途还做宣传工作。硬是跑到武汉来了。真是不容易啊!”总理的话既使我们激动也使我们不安。想不到总理把孩子剧团,从上海到武汉这段艰苦历程和长征相比,把孩子剧团的小朋友和长征小战士相比。这是我们不敢当的。这是总理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我们决心要向小八路学习,要像长征那样不怕任何艰难的去工作。
正式开会以后,许多同志讲了话。最后请总理讲话。总理站起来,热情地大声说:“我送你们三句话好不好?第一救国,第二革命,第三创造!你们要一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建立新中国!”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表示接受总理的教导。
总理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些孩子,经常询问我们的情况。孩子剧团在武汉的工作很好,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就在这时,发生了一次尖锐的隐蔽的斗争。这就是国民党武汉市特别党部要强迫收编孩子剧团。我们决定不去。因为“收编”是名,限制、迫害是实。国民党若真是重视宣传工作,有许多工作可做,不必收编孩子剧团。为了躲避这次灾难,我们在总理的指示和周密安排下,连夜由武汉到石灰窑(即现在的黄石市)去工作了一月多。等到军事委员会改组,成立政治部(作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代表机关)才回武汉。在此期间,总理和郭沫若同志商议,由郭沫若同志专门去找陈诚(内定的政治部长)。建议孩子剧团由政治部收编,作为一个宣传单位,隶属于三厅。陈诚同意了。沫若同志请他写了一个条子:“由沪来汉之孩子剧团,着由本部收编。”署名“陈诚”。这样就胜利地解决了。从此,孩子剧团进入新的幸福的“新天地”。后来,郭沫若同志在《洪波曲》一书中写道:“孩子剧团的隶属于第三厅,是在筹备中完成的,我自己认为是最满意的事。这也可以说是周总理、邓颖超同志等最满意的事。”
1942年孩子剧团被迫结束时,50多个孩子,又是在总理亲自关怀和指示下,将一部分孩子送到延安,大部分孩子分别安排到各类学校去学习或参加工作。
总理的教导、关怀是说不尽、说不完的。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以后,原孩子剧团的同志们分散在各条战线工作、学习、锻炼,绝大多数同志入了党。许多同志在文化、文艺、教育、科技等战线上,成了知名的专家、教授、总工程师、翻译家,以及党和政府的骨干力量,为党为人民做了有益工作。孩子剧团能够在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就,能够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一点痕迹,在任何情况下没有离开党,没有丧失对革命必胜的信念,都是和总理的教导和关怀分不开的。(注:本文作者即抗日战争时期孩子剧团团长吴新稼同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