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可以不必忧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05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可以不必忧天
郭秋良
时下市场经济大潮的澎湃之势,大家都感觉到了。作家、艺术家们纷纷“下海”的信息,各种传媒也接二连三地报道了。当我们对这些勇敢者表示出赞赏的时候,忽然发觉“作家”这头衔再不像已往那样如桂冠般耀眼;似乎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年对文学不像先前那般执著。于是我们发出一声慨叹:文学事业“后继乏人”。于是萌生了一点儿担心:市场经济的大潮愈来愈猛,文学创作还有人去搞么?文学新人还能如过去曾有过的那样“雨后春笋”般出现么?
读了《承德市报》2月6日“万树园”副刊心中一喜——始觉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这期副刊发了一位青年文学作者的散文《鸳鸯梦》、《封面女郎写意》、《闲话吃梨》、《承德美食》四篇,并标明是“×××散文专辑”。看得出,编者的用意是推出文学新人,鼓励文学创作,是在注意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两手抓”,而非一手抓;从这专辑也看出作者的追求,意在通过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全部四篇作品看,有写乡情的,有写亲情的,有写爱情的,有写生活哲理的,不造作,不忸怩,不无病呻吟,都是有感而发,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外化,读来觉得真实可信。尤为可喜的是字里行间溢出的那股青春气息,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让人感受到文学这东西的永远年轻的活力。
这位青年作者最近到我这儿来,我问起他像他这样的青年多不多?他说,尽管有人把多赚钞票视为“成功”的标志,可挚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人并不少。他随口就说了几位青年朋友的名字,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都是在文学之路上执著追求且成就赫然者。
于是,我觉得可以不必担忧了。文学创作不会因市场经济大潮而中断,相反,我们倒是可以期望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必会出现一个文艺的大繁荣。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证,好像盛唐时代就是这样的吧!
从事文学创作这一行的人,大可不必和人家比谁兜里钱多。你钱多,是你的;我精神产品多,我视为宝贵财富。“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谁让我们爱这一行呢!谁让我们情愿为她而献身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