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围棋段位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0
第11版(体育)
专栏:

  围棋段位史话
围棋的段位是衡量棋手棋艺高低的一种等级制度。如今开展这一运动的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段位制。
我国早就实行了棋手的等级制度,不过那时不叫段位,而叫品位。两汉时代,我们的先人把围棋棋艺水平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是我国围棋最初的等级制。南朝齐武帝和梁武帝时期,为了准确测定棋手水平的高低,进行了全国性的“品棋”活动,初步对全国围棋高手“较定棋品”。当时,围棋分为“九品”,《棋品十三经》把每一品都命有专名:“一品曰入神,二品曰坐照,三品曰具体,四品曰通幽,五品曰用智,六品曰小巧,七品曰斗力,八品曰若愚,九品曰守拙。”
此后,围棋由中国传到外国,并在日本逐渐发展,形成了由段位来表明棋艺高低的品位制度。现今我国大陆棋手实行的是段位制,而台湾棋手仍实行品位制。
从1957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举行围棋赛。1964年,国家体委首次授予过惕生、刘棣怀等43人初段至五段的段位称号。今天,我国已经有多名九段棋手。(袁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