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在《朱德传》出版发行暨纪念朱德诞辰一百○七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主席的讲话(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朱德传》出版发行暨纪念朱德诞辰一百○七周年座谈会上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
同志们:
今天,中央军委举行《朱德传》出版发行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一百零七周年座谈会。我和大家一样,心情十分激动。
朱德同志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们人民共和国、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我们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在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中,朱德同志的名字是不朽的。他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朱德同志是从一个爱国者、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他出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备受欺凌的黑暗年代。为了救国救民,复兴中华,青年时代的朱德同志就投笔从戎,参加过辛亥革命时期在昆明举行的起义,随后又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成为滇军的著名将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不能实现,国家、民族、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思想上感到极大的苦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他决心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此,他抛弃高官厚禄,踏上了一条充满惊涛骇浪、艰苦求索的旅程,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能够实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正确道路和力量。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的那种高度责任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了解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执著追求,没有惊人的毅力和勇气,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熟悉朱德同志的老一代革命战士心目中,朱德同志是一个慈祥、淳朴、敦厚的长者,同时又有着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得来不易的。它经历过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险曲折。但是,愈是在革命遭到严重挫折的危急关头,愈是在极端艰难的时刻,朱德同志就愈是充分显示出他那无所畏惧、沉着果断的大智大勇。他从不因困难而气馁,更不因挫折而灰心。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朱德同志参加了在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是我们党打响的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当南昌起义失败时,朱德同志又毅然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际,和陈毅同志一起率领一支只剩下七百余人的孤军,在周围一片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转战千里,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最后率领一万多人奔向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率领的队伍胜利会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在长征途中,张国焘进行反党分裂活动,朱德同志身陷逆境,仍旧像中流砥柱那样,坚持原则,坚持耐心说服教育,团结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最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朱德同志在这场斗争中是“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是对朱德同志思想品德的最准确的概括。朱德同志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在党的历史的重要关头,充分表现出来的革命坚定性和矢志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极可宝贵的品格。它将鼓舞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坚定不移地把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朱德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他为中华民族战胜外敌入侵和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立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但是,他从不居功,永远那样谦虚谨慎,把一切功劳归于群众,归于党。朱德同志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但他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的战士,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他一再强调:军队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党的领导之下战胜了敌人的。党是军队的领导者,军队是党发展革命和巩固革命胜利的工具。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这种高尚的人格和革命作风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朱德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他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既是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三军统帅,又是和战士们一起风餐露宿、同甘共苦的普通一兵。井冈山时,他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有名的“朱德扁担”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长征路上,他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有名的“朱德扁担”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长征路上,他和战士们一起采集野菜充饥;解放战争攻打石家庄战役前后,他深入前线,和基层指战员一起讨论作战方案,总结战斗经验,创造了在作战中实行军事民主的新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年事已高而又身居高位,但他几乎每年都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走访,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生活、群众情绪和各项建设的情况。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实践经验,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写出调查报告,参与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于他经常深入基层,接触实际,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因此他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在今天看来仍然很正确的意见。这再一次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的,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才能不断地获得、坚持和发展真理性的认识,才能保持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现在,我们正在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更加自觉地以朱德同志和所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保持和发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朱德同志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堪称典范。建国初,他曾兼任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九五五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十大元帅的第一位。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撰写了描述朱德同志革命事迹的《伟大的道路》,她在遗嘱中指定将该书的稿费近一万马克留给朱德,朱德同志却分文不取,指示用这笔钱给国家购进一大批急需的科技图书。朱德同志在逝世前还嘱咐康克清同志,把他建国后省吃俭用积下的近二万元人民币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我们应该以朱德同志这种无私奉献、清正廉明的作风为榜样,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切实端正党风,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顺利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同志们,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求得解放和走向全面振兴的世纪。这个世纪还剩下最后七年。让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学习、发扬朱德同志和所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思想风范,扎实工作,艰苦创业,为实现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满怀信心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