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第38张订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第38张订单
12月8日,我们在江苏射阳县新洋农场邮电支局了解报刊发行情况,巧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来订1994年《人民日报》。
徐局长介绍说:“这位老爹爹叫王崇尧,已是多年坚持自费订《人民日报》了。”
王老爹抢着说:“已38年了。”
王老爹今年74岁,1946年参加工作。1955年,在《人民日报》还按计划分配的时候,他就特意请邮局的熟人,为他订了一份《人民日报》,结果是越读越感兴趣,每天都要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把《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从头到尾看上一遍。每年农场职工、学生学习考试,都纷纷前来向他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找资料,借报纸。
老王邀我们到他家,拿出几份《人民日报》给我们看,他指着刊登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照片的报纸说:“像刊登这些消息的报纸,我不知看过了多少遍,还要把它保存下来。”
我们接过2月23日登载人大代表名单的《人民日报》一看,在许多代表的名字下面,王老爹用红笔画上了杠,我们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些都是我熟悉的名字。”王老爹爹坚持订报38年,使他读报上了瘾。
新洋农场图书馆里的报刊很全,又离他家近,他除在家阅读报纸外,每天还要到图书馆去看其他报刊。我们问,“既然图书馆里有《人民日报》可看,又何必自己再去花钱订呢?”他回答说:“图书馆的报纸,只能看不能拿走,白天有得看,晚上回家却没得看,哪里抵得上自己有好!看和保存都很方便。再说,一个月不过多花10多元钱,赶不上一包好香烟钱。”
场宣传科小张说:“在王老爹影响下,农场自费订阅报刊的人越来越多,全场8000人,人均订报费达18元,每17人就有一份党报党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