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适应市场经济 尊重教育规律人民大学加强基础课教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适应市场经济 尊重教育规律
人民大学加强基础课教学
本报讯 中国人民大学兼顾人才市场供求现状与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强化对本科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业务素质迈上新的台阶。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以及和国际经济竞争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这所大学加强了数学、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外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文史知识等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在全校所有专业都开设了高等数学课;非涉外专业英语课由周4学时增至周6学时,由16学分提高到24学分,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专业外语课;在全体学生中开设计算机课,其中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电子计算机教学增至8学分,144学时,其它类专业增至4学分,72学时;各类专业学生均选修自然科学概论,当代新兴学科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等课程,使全校文化基础教学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对某些关系全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中国人民大学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在市场经济潮头中,既能维持目前的生存,又可谋求日后的发展。中共党史、历史、汉语言文学、档案学、社会学、法学等7个专业增加了台港澳事务、律师公正制度、影视文学、文书秘书、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等13个专门化方向。这些专门化方向课程设置包含了考取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学生日后深造并担负高层次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为保证基础教学质量,学校鼓励高职称教师进入本科教学课堂。据最近统计,全校目前有62名教授和203名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分别占全校在职教授的30.7%、副教授的60.4%。一批博士生导师继续活跃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受到学生欢迎。工经、财金等系为本科生开办学科前沿系列讲座,请著名教授介绍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动向、新趋势,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及改革开放的热点问题。                 (李梦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