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灵魂和“广告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0
第8版(副刊)
专栏:长短录

  灵魂和“广告化”
余倩
时下,经常可见一部影片上映了,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数量往往比一些电影院的观众还多。评论的花色也不算少,而无论是以“上帝”或“上帝”代表自居俨然训诫的,还是以作“公仆”为荣曲意迎合的,便有八面来风也能随风运转自如的,吃了别人的嘴短而鼓舌如簧的,但凭感觉信口雌黄而无愧无畏的……似乎都没有最佳的效应。
评论状况的欠佳,一时也就成了不冷也不算太热的话题;而所以欠佳,也有不同的意见,看来也和创作的遭遇一样,原因有些复杂。
影视界人有把评论当作商品广告的,往往流露不满于评论未很好发挥广告作用的情绪;而文学批评没有读者,原因却在囿于书斋式的“做学问”,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正派的批评家在呼吁人们提防和抵制文学批评流于“广告化”……
脱离实际无视群众需要的书斋式“做学问”的评论,固然难于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没有“做学问”的“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也未必切合了实际能使公众很感兴趣。现在人们厌烦的评论,并不只是书斋式“做学问”的一种——其实能见到一种真正“做学问”的评论也很不容易。有货真价实的“学问”,不是总比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好么?而某些看来像是“做学问”,却“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之所以也没有很感兴趣的读者,恐怕就在于没有“学问”而无视作品实际的专事吹嘘。
文艺评论须要走出书斋,促进创作,却并非不讲“学问”,不深入分析研究问题;而对作品进行评论,或褒或贬都不同于商品的推销。便在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的西方社会,有价值有影响的文艺评论,也未必就是“广告化”的结果。
其实“流于广告化”的评论历来就有,并非什么新鲜事物。现在“流于广告化”的评论越来越多,也不是不可理解。有创作的商品化,也会有评论的广告化。文学艺术在市场流通要卖钱,为创作牟利的“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也有利。艺术家和评论家都不能靠喝西北风维持生计,不必也不能讳言利或金钱,文人不“下海”,也还是免不了著书要为稻粱谋。但无论创作或评论,都是需要投入灵魂并影响人的灵魂,而灵魂总不是可作交易而买进卖出的罢。
做广告终究无可非议,用评论形式做广告也未尝不可。不过广告做得好也有“学问”,“广告化”的评论而无“学问”便有可能缺乏判断力,难定所推销的作品的优劣;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做广告的诚实。会经商的,不是常讲“诚招天下客”么?
文艺评论要在群众心目中树立威信,除了别的条件外,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以为还是不要讲假话。如果把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什么推销给别人,无论“广告化”还是别的什么“化”,都不会让人感兴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